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乡村兴,县域强。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中,县乡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和“领头雁”,肩负着把方向、谋发展、抓落实的重任。他们的思考深度、实践力度,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的速度与温度。红星云推出《百名书记话振兴》专栏,聚焦全省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邀请他们结合本地实际,畅谈振兴思路、分享实践路径、展望发展蓝图,一起感受三湘大地乡村日新月异的蓬勃脉动。
01县(市、区)委书记谈
隆回县委书记刘厚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隆回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全国48个“乡村振兴道地药材示范县”之一,立足“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龙牙百合之乡”资源禀赋,着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链融合发展。2024年全县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89亿元,带动县内从业人员超50万人。在2025年8月举行的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上,隆回银花百合产销对接签约项目总计金额达9.08亿元。
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项目签约仪式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准目标定位。坚持“农产品加工转化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确立以金银花、龙牙百合为主的中药材为“一县一特”产业,金银花和龙牙百合高值化利用产业集群入选湖南省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培育名单。优化产业规划。编制《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一特两辅”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配套出台《隆回县支持以金银花、龙牙百合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试行)》,确保政策与规划同频共振。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链长的产业链专班,设立副县长专职“中药材产业指挥长”,统筹部门资源,年投入财政资金超5000万元。
坚持科技赋能提质效。开展种源攻坚。联合湖南农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等机构共建种质资源库,选育金银花、龙牙百合抗病高产新品种8个,良种覆盖率超95%。创造性提出“百合-水稻”轮作模式破解连作障碍难题,创建金银花千亩示范片22个、龙牙百合百亩示范片25个。打造数字基地。建成千亩数字化智慧种植基地6600亩,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病虫害。推行分级、质检、存储、贷款、结算、交易“六统一”服务,实现药材“一物一码”全程溯源。扶持精深加工。深化与湖南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工作站等合作。助力盛世丰花、攀丰生物、宝庆农产品等10多家龙头企业突破金银花益生菌动保产品、金银花水、百合降糖药等20项深加工技术,推动附加值提升5倍。打造特色品牌。“隆回金银花”“隆回龙牙百合”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隆回银花百合直播带货大赛颁奖仪式
坚持延链补链强产业。优化仓储。针对周边产区冷库分流危机,构建“1+3+N”冷链网络(县城10万m³公益冷库+乡镇3个5万m³分仓),推动小沙江市场从“农贸集散”向“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小沙江中药材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金银花单品交易集散中心。升级平台。积极参与和举办“湘九味”中药材论坛、特色中药材发展研讨会、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等活动。联合大参林药业集团、中集集团聚力打造集仓储、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隆回道地药材产业园,开发共享云仓储平台,建成国内最大的以龙牙百合为主的专业交易集散中心。拓展市场。开发出国内中药材数字交易平台,设立广州、亳州、香港等直销中心,借力RCEP开拓东南亚市场,金银花茶、金银花水、百合干、百合粉等多个产品进入东盟等多国商超。创新业态。实施“青年药商培育计划”,吸引2000多人返乡创业。引进农业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10余人。建设“花瑶药谷”三产融合示范带,开发药膳、精油等康养产品;打造虎形山观光索道金银花药旅基地、白水洞金银花采摘体验研学基地;承办湖南省园艺学会年会等活动,年引流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产品溢价20%。
02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谈
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党委书记钱琦:
虎形山瑶族乡依托当地独特的高寒山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推动以金银花产业为主的农特产品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产业链延伸。目前,全乡金银花种植面积2万亩,覆盖12个村,年产值5000余万元。
花瑶同胞采摘金银花
创新产业模式,构建紧密利益联结。强化规模主体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引进和培育金银花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破解“农户对接市场”难题,公司与农户签订金银花保底收购订单,市场价低时按保底价收购,市场价高时随行就市,确保农户“种得安心、卖得放心”。
突出技术引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与湖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技小院,聘请专家定期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积极引进金翠蕾、银翠蕾等金银花新品种,推广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黄板物理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建立3个金银花示范基地,引领标准化种植。全乡金银花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上万亩,实现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强化品牌建设,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积极发展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开发出金银花茶、金银花露、金银花饲料添加剂、金银花益生菌、金银花牙膏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金银花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隆回县北山镇党委书记周勇:
北山镇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坚持把百合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示范引领”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2025年,全镇共种植龙牙百合2000余亩,产量有望突破700余万斤,百合产值上亿元。
龙牙百合加工车间
强链赋能,让龙头企业“挑大梁”。全力打造百合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培育规模化加工企业2家、百合产品销售电商企业1家。通过采取“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引领作用,带动农户种植、务工、分红,共帮扶农户1200余户,其中脱贫户100余户,实现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培训赋能,为科学种植“添新力”。积极邀请国家级农业企业和电商企业为百合种植大户授课充电,采用“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扩大优质培训资源受益面,惠及百合种植户120余人。同时,邀请农业专家下沉百合种植地,开展田间课堂7次,现场解决种植技术和加工销售难题,达到“培训一批,带动一片”的效果。
资源赋能,促增产增效“新突破”。采取百合水稻轮种模式,在易洋、大院、观音塘、杨田等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整合资源,打造全省最大龙牙百合示范种植基地,每年连片种植百合400余亩,五年一轮,既有效解决种植大户用地难的问题,又保证百合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03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谈
隆回县小沙江镇响龙村党支部书记胡信瑜:
游客在位于小沙江镇的隆回县优质农产品乡村振兴馆选购农产品
响龙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将金银花种植面积扩至2000余亩,让“致富花”真正扎根土地。坚持在“链”上发力,筹资建设烘干车间和加工厂,实现鲜花“当日采、当日烘”;强化品牌建设,自主研发出金银花茶等特色产品,让产品提质增效。依托湖南医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驻村工作力量,引入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动金银花产品深加工,积极借道拓市,实现了金银花亩产提升,带动种植户年均增收过万元。
隆回县北山镇建塘村党支部书记郭柏桂:
北山镇村民采挖百合
建塘村依托本土企业家资源,与湘楚辉公司合作,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发展龙牙百合种植30余亩,培育种植大户2户,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万多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实实在在鼓了村民的“钱袋子”。2025年,依托省中医药研究院驻村帮扶力量,拟流转120余亩土地,打造中药材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扩大龙牙百合和黄精等中药材种植规模,预计带动村民增收30万元。
隆回县桃花坪街道小水塘村党总支书记罗银华:
小水塘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发展百合产业,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示范+农户参与”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建成315亩百合示范田。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由村书记牵头组建“百合产业先锋队”,通过党员技术骨干把复杂的种植技术转化成“土办法”,全面提升村民科学种植技术。目前,小水塘村百合产业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400万元,村集体增收4万多元。同时,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打造百合、荷花观赏基地,建立葡萄、西瓜等特色种植采摘园230亩,实现特色种植产值32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85万元,村集体增收4.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