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适老化和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邵阳 > 市情概览 > 文化名人

袁吉六

发布时间:2012-11-23 14:07 信息来源:市地方志
分享到:
打印

   袁吉六(1868——1932),字仲策,榜名仲谦,清同治七年(1868)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其六世祖袁文崇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民国元年(1912)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袁吉六年少时由父亲授读天资聪敏博览强记清光绪八年(1882)沅道台巡视葫芦寨屯务,住宿刘家客寓,耳闻隔壁琅琅读书声,通宵达旦,心甚异。次日天明,命弁兵把夜读者袁吉六传来,见他身穿破旧长衫,五官却很端庄欲试其叫他属对“小学生蓝衫扫地”;袁吉六随口对答“老大人红顶冲天。”道台十分称赞赠书一部并对随行人员说“莫道苗乡人愚昧生少见此奇”。尔后袁吉六承人资助入馆就读文章书法均属优等府两考以名列前茅入泮29岁中光绪丁酉科拔贡后因病未能入京会试设馆教学。
    光绪二十五年苗族学生石昌松在保靖考秀才初试录取前往永顺府应试有人诬告其“冒籍”报考,被监考官除名。袁吉六闻讯后,仗义执言,据理力争,准其应试。民国2(1913)春,袁吉六任湖南省第四师范国文教员。民3年,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民国4年,一师学生掀起反对校长张干的学潮,张为此决定开除学生毛泽东等17人。袁等在张干面前据理力争,说:“毛泽东等皆杰出人才,挽天下于危亡者,必斯人也”。张干被迫收回成命。
  袁吉六在一师授教时康(有为)梁(启超)文体风靡一时学生作文竞相仿效他对学生毛泽东说“作文之道首应务本完全模仿康实非所宜。”又说“文章妙来无过熟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毛泽东接受教改弦易独出一格他赞赏毛“孔融之笔并常为毛详细讲解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埃德加·斯诺谈及他在第一师范读书时说“学校里有一个国文教员学生给他取了个袁大胡子的绰号他嘲笑我的作文说是新闻记者的手笔。他看不起我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半通不通。我只得改变文风,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体,所以多亏袁大胡子,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
    民国5年,谭延闯任湖南省长时,要袁吉六任省府机要秘书。他以年迈力衰、难负重任而拒绝,继续从事教育。先后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堂(现北京大)湖南第一师范省立一中明德中学长郡中学民国6年与胡元炎(音同)一起参加湖南大学的筹建工作,并任该校教师,直到民国19(1930)退休。
   袁吉六在教学之余著书立说《文字源流《文学史《书法必览《分类文法要略《国文讲义退休回乡后专心致志著《说文初义草》,终因积劳成疾,未竟而亡,今存部分遗稿。
    民国21农历四月初二(1932.5.7),袁吉六病逝,终年64岁。葬于巴油袁家凼蛇形山。
    毛泽东对袁非常敬重1950当袁吉六的老同事王季范写信告知毛主席袁的遗孀生活困难时毛主席即去信湖南省长王首道“请省府酌予接济”,使袁吉六夫人得以安度晚年。
    1953毛泽东亲笔为袁吉六墓碑题字“袁吉六先生之墓”。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为他重修了坟墓。
    1980年,袁吉六的大儿子袁愈栖又在墓碑两侧立上石柱,将1965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郭沫若、章士钊、王季范、周世钊等,席间追忆袁师时,章、郭的谈话中有“此老通古今文史”、“斯人教天下英才”等语组成五字对联:
                  通古今文史,
                  教天下英才。
    并将其刻于墓前石柱上,永志纪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5367220

邮箱:sysdzb@shaoyang.gov.cn

版权所有:邵阳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1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