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邵阳 > 市情概览 > 文化名人

彭述之

发布时间:2012-11-23 14:04 信息来源:市地方志
分享到:
打印
彭述之(1894—1983)又名张次南清光绪二十年(1894)出生于邵阳隆回三都转角丘(今隆回县中团乡转角丘村)小时读私塾后入宝庆县中求学在校组织学生会,参加反对袁世凯,反对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爱国斗争。中学毕业后任教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参加“五四运动民国9(1920)秋,先后在长沙、上海参加革命活动,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年受派前往莫斯科,先后在红军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在莫斯科担任中共旅苏支部书记。参加过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远东工人大会,还以苏联共产党员资格参加莫斯科的市区代表大会。
    民国13年,彭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资格和李大钊一同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同年8月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担任过《新青年》主编。在次年党的“四会议上他被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兼任中央宣传部主任(部长)和<向导周报主编在此期间他给家乡寄《共产党》、《向导政治周刊等刊物宣传马列主义鼓励亲友投身革命民国16彭执行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拒不在《向导》上刊登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同年参与领导上海暴动,失败后,同陈独秀组成反对派运动,公开进行反党活动。民国181115,中共中央批准江苏省委关于开除彭述之等人党籍的决定。以后,他成为托洛茨基分子,同陈独秀、刘仁静及其他托派分子一起组成所“列宁主义者左翼反对派”,在上海设立中央机关,出版刊物《火花》。
    同年1215日,彭述之与陈独秀、刘仁静等81人,发表了《我们的政治见书》,公布了托陈取消派的纲领后来他在托洛茨基建议下尽力将托洛茨基各小组统一起来,组成“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民国21年,同陈独秀等10 余人一起,被国民党以违反《国民紧急治安法》名义逮捕,判刑8年。民国26 年出狱,这时围绕着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主义等问题,他和陈独秀之间产生很深的裂痕与分歧抗日战争开始彭同陈独秀分道扬镳第四国际成立时他担任中国支部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开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去香港等地秘密进行托洛茨基的派别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将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改称为中国革命共产党,并将该党政治局迁移香港。
    1949年,彭在香港主持讨论中国共产党胜利成功的原因和教训,公开发表《告中国共产党书》。由于香港政府的压力先后流亡越南和欧洲1951年参加第四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及书记局成员同第四国际总书记巴布罗兰的多数派在理论和政策上发生对立。不久,第四际公开分裂,彭述之即成为少数派领袖,致力于把分裂的托洛茨基主义分子新统一起来,企图创造托洛茨基运动的再统一。为此,他流亡日本、美国等地,最后迁居美国。19831128,在美国因患心脏病去世,终年89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5367220

邮箱:sysdzb@shaoyang.gov.cn

版权所有:邵阳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1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