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下工业是规上工业的后备军,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快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步伐,提升发展质量,培育和壮大规模以下企业,对扩大就业空间,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邵阳2013年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季报数据以及工业运行情况来看,目前我市规模以下工业运行平稳。
一、一季度规模以下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资料推算,2013年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365家,其中目录企业3171家,,占全部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下企业)的72.6%,非目录企业1194家,占全部企业的27.4%。
1、发展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我市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同比增长14.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全市规下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8亿元,同比增长(可比价)7.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根据一季度企业推算表(满期)数据推算,全市4365家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1.5%。
2、绝大多数行业实现增长。今年一季度,从我市开工生产的22个大类行业来看,有19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增加值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专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倍、63.3%、32.1%、28.5%、22.1%。另有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呈现负增长,它们是皮革、毛皮、羽球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营业利润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下企业实现营业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22.3%。从小微企业分组来看,894家小型企业共实现营业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29.3%,3471家微型企业共实现营业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4.9%。小型企业的盈利能力远远高于微型企业。
4、职工薪酬持续走高。一季度4365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共发放职工薪酬8亿元,同比增长14%,人均薪酬2527元/月,同比增长10.8%。职工薪酬上升,一是因为员工工资的刚性上涨,如果工资过低,就没有工人来工作;二是在2月份,多家企业发放了企业年终奖、先进奖等。
5、工业生产电力消费稳步增加。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工业生产电力消费1010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7%。
二、规模以下工业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1、规模以下工业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已经成为我市工业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有力地推动着我市工业经济的增长。
2、规模以下工业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做出重大贡献。规模以下企业投资少,经营灵活,有机成本低,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一般不是太高,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市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我市规模以下工业遍布城乡,其产品贴近人民生活,贴近市场,极大丰富了市场。特别是个体工业和农村家庭兼营工业,投入少,成本低,达产达效快,不仅解决就业问题,而且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途径之一。
4、规模以下工业构成区域经济的主体,是重要税收来源。规模以下工业的主战场在农村,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规模以下工业已逐步成为一些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5、规模以下工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规模以下工业属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范围,是我市私营经济的有生力量。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也吸纳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比较困难。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我市规下工业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企业融资仍旧困难。数据显示,一季度4365家正常生产的企业利息支出2338.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其中银行借款利息支出418.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8%,仅占全部利息支出的18%,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34%;民间贷款利息支出192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占全部利息支出的82%。主要原因在于银行贷款门槛越来越高,加上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先天不足,导致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多数企业只能转而向民间寻求贷款,但是民间借款高利息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还款压力,如此循环,企业很难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投资,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有限。
(二)、用工形势严峻。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市规模以下工业用工问题仍旧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三是招工困难,用工缺口较大。
1、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职工薪酬看,一季度共发放职工薪酬79600万元,同比增长14%,人均薪酬2527元/月,同比增长10.8%,职工工资上升速度较快。劳工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即使企业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也提高了职工工资,因为如果不提高工资,就没人来工作。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目前我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中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且文化程度和专业程度偏低。
3、部分企业招工难,用工缺口较大。企业“招工难”是当前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企业只能找到少部分所需员工,有些企业甚至没有招到员工。
(三)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水平落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数文化程度水平不高,管理水平有限,普遍存在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期发展规划的现象。一般采取的是粗放型经营模式、家族式管理,始终处于老板一人说了算的作坊式管理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高素质人才的流入,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影响了整个规模以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设备落后必然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低,从而造成企业的综合效率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畅通融资渠道。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解决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项目、中介服务等问题,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对信用度好、发展前景的规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内部职工集资,解决资金短缺,尽全力多渠道、多方位的解决融资难等信贷问题。同时,政府构建用工信息交流平台,让要招人的企业找到需要招的人,让要找工作的人找到想找的工作,切实做好规下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管理者应加强自身知识积累,加大对员工劳动技能的基础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在生产方式上,民营经济应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发项目,实现资金和技术的结合,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市场营销,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为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加强专业化分工,粗放型必须向集约型转变,在产品深加工和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才能占领市场的主动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新的一年,随着邵阳市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规模以上工业高速增长的带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邵阳市规模以下工业将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我市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规模以下工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软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为我市规下工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各级政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规下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邵阳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主力军,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撰稿:易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