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适老化和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SYCR-2015-0000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部、省属在邵单位: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湘政发〔2014〕16号)精神,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邵阳经济社会发展,现就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邵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需求,以气象防灾减灾为主线,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为宗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不断增强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
   (二)主要目标。力争2020年前全市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气象监测更加可靠,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预报预测更加准确,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预警信息更加广泛,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更加优质,公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全面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现代化
   (三)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领导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地方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部门会商和联动,制定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风险普查。
   (四)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健全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乡(镇)、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充分发挥乡(镇)、村、重点单位气象信息员的重要作用,加强业务培训,为其配备必要的装备,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加强中小学校、农村等防雷工程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工程。
   (五)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传播网络。授权市气象部门组建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各县市气象部门组建分中心,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媒体、通信企业和相关单位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绿色通道”和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机制。气象部门负责全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三、加快推进综合气象观测体系现代化
   (六)建设现代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升级改造国家气象观测网,优化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建立风廓线雷达、GNSS/MET等垂直观测系统,加强雷电监测和应急移动气象等观测系统建设,加大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自动气象站建设力度,提高观测自动化水平。建立和完善交通、环境、农业、旅游等专业气象观测网。
   (七)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建设高速宽带气象信息网络,优化气象防灾减灾视频会商系统并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完善气象装备保障体系,加强设备运行监控,提高常规和应急装备技术保障能力。
   (八)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市、县城乡规划,制定专项保护规划,保证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县市区人民政府将气象主管机构列为当地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实施基层台站探测环境优化工程,对遭受破坏的探测环境要限期整改,对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评分较低的绥宁、邵阳县,要实施台站整体搬迁,不断优化全市气象探测环境。
    四、加快推进气象预测预报体系现代化
   (九)加强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加快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本地化,重点建设灾害性天气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警系统和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推动和加强交通、环保、旅游、电力、地质灾害、森林火险、农业干旱、城市内涝等专业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
   (十)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开展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定量降水预报、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开展城镇及重点区域精细化天气预报,建立分灾种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
   (十一)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大气气溶胶、雾、霾、酸雨、负氧离子等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开展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扩散规律研究,建立雾、霾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系统。加强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构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五、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化
   (十二)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列入政府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益。
   (十三)加强关键区域和重点领域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推进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业气象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城市防洪、积涝等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开展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精细化气象服务。提升环保、交通、水利、林业、电力、旅游等重点领域气象服务能力。健全市、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协调机制,加速作业装备和队伍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和服务效益。加强各类防雷工程及施工单位监管,强化防雷设施年度检测和重点工程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不断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
   (十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服务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影响评估。开展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加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监测评估。依法加强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基础设施等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编制城乡规划时,应当征求气象主管机构意见。
    六、加强气象现代化支撑能力建设
   (十五)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把气象科技工作纳入市、县级政府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快各类气象业务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不断创新气象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机制,改善气象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岗位设置,市、县级政府将气象人才培养纳入地方人才发展规划和培养计划,着力提高全市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十六)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把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列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教育等资源,推进气象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增强社会公众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高避灾自救互救能力。
    七、推进气象现代化重点工程
   (十七)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重点建设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系统、市县综合观测数据处理平台、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风险普查、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系统、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十八)林业、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重点建设林业、交通气象综合观测网、林业、交通气象数据处理中心和共享平台、林业、交通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林业、交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十九)农业气象服务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程。重点加强农村综合气象观测网、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业气象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技术体系。
   (二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重点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制机制,加速建设以空中云水资源动态监测为基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为核心、高炮和火箭催化作业系统为重点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市级要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综合作业指挥基地,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烟叶基地和大中型水库水管所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设至少2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炮点。
   (二十一)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气象业务平台升级改造、台站科普及文化设施建设等,改善气象探测环境,提升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探测能力和观测质量,提高基层气象台站工作条件和业务保障水平。
    八、保障措施
   (二十二)健全地方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市、县级政府要将气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安排财政预算时,统筹考虑气象现代化建设资金,并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逐年加大对地方气象事业的投入。
   (二十三)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重大工程建设。市、县级政府要将重点工程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二十四)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加快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气象行政审批流程,气象台站迁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重要气象设施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资料审查、防雷资质认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施放气球等气象行政许可实现统一进驻当地政务中心,与规划建设、产权登记、消防等相关行政审批实现并联办理。市、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列入当地安全生产委员会,做好重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雷电灾害防御、施放气球、人工影响天气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推进地方气象标准建设。
   (二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市、县级政府要成立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领导机构,及时协调解决气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将每年重点建设任务和工程纳入政府综合考评体系。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支持、协调配合气象现代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邵阳市人民政府
2015年2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5367220

邮箱:sysdzb@shaoyang.gov.cn

版权所有:邵阳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1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