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在市十五届人大第19次主任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志雄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主任会议报告2013年市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一、2013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财政部门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紧咬目标,克难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级财政决算情况较好。
(一)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决算:2013年,市级财政总收入284496万元,为预算的106.47%,比上年增加57062万元,增长25.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7637万元,为预算的109.64%,比上年增加38534万元,增长29.85%;上划中央收入完成98430万元,为预算的101.02%,比上年增加14391万元,增长17.12%;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8429万元,为预算的109.2%,比上年增加4137万元,增长28.95%。
在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7637万元中,税收收入完成88025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2.5%,为预算的109.67%,比上年增加20401万元,增长30.17%;非税收入完成79612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47.5%,为预算的109.6%,比上年增加18133万元,增长29.49%。税收收入中主要税种完成情况如下:增值税(地方18.75%部分)完成9305万元,比上年增加631万元,增长7.27%;营业税(地方75%部分)完成28214万元,比上年增加7285万元,增长34.81%;企业所得税(地方28%部分)完成10278万元,比上年增加2789万元,增长37.24%;个人所得税(地方28%部分)完成3293万元,比上年增加662万元,增长25.16%;耕地占用税完成8984万元,比上年增加4741万元,增长111.74%;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8528万元,比上年增加1819万元,增长27.11%;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923万元,比上年增加124万元,增长6.89%;契税完成10526万元,比上年增加775万元,增长7.95%。重点税收企业市烟草公司、三一重工、湘窖酒业、宝气煤电公司、纺织机械公司分别入库50284万元、23963万元、21241万元、16221万元、5070万元,分别增长20.99%、-0.06%、7.59%、101.63%、57.65%。非税收入中,行政性收费完成42597万元,比上年增加14056万元,增长49.25%;罚没收入完成17592万元,比上年增加6810万元,增长63.16%。
2、支出决算: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批准的2013年市级预算数为323999万元,加上上级专项拨款、追加预算等因素,支出预算调整数为670001万元。2013年市级实际完成财政支出53116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9.28%,比上年增加169952万元,增长47.05%。主要支出项目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比上年减少6325万元,下降13.01%。主要原因是2012年中央要求教育支出要达到GDP的4%的目标,当年中央和省增加教育投入较大,2013年有所减少。
(2)农林水事务支出比上年增加1197万元,增长10.09%。
(3)科学技术支出比上年增加717万元,增长46.83%。主要原因是上级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上年增加32873万元,增长31.54%。主要原因是上级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
(5)医疗卫生支出比上年减少6885万元,下降33.51%。主要原因是2012年上级中央和省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2013年结转下年医疗卫生支出较大。
(6)住房保障支出比上年增加52641万元,增长1997%。主要原因是2012年省厅直拨专户列省级支出,2013年列市县级支出。
(7)节能环保支出比上年减少1291万元,下降20.89%。主要原因是2012年上级加大对节能环保的投入,2013年结转下年节能环保支出较大。
(8)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比上年增加1万元,增长0.02%。
(9)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比上年增加17071万元,增长146.27%。主要原因是支出科目调整。
(10)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比上年减少139万元,下降18.61%。主要原因是支出科目调整。
(11)交通运输支出比上年减少9770万元,下降24.39%。主要原因是支出科目调整。
(1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比上年减少1468万元,下降50%。主要原因是结转下年支出较大。
(1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比上年增加68895万元,增长408.7%。主要原因是支出科目调整。
(14)国防支出比上年增加4454万元,增长107.95%。主要原因是人民防空支出增长幅度较大。
(15)公共安全支出比上年增加5105万元,增长12.67%。
(1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上年增加4860万元,增长13.73%。
(17)债务付息支出比上年增加126万元,增长11.03%。
(18)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比上年增加833万元,增长785.85%。主要原因是支出科目调整。
(19)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比上年减少121万元,下降3.57%。
(20)其它支出比上年增加4242万元,增长104.69%。主要原因是支出科目调整。
3、决算平衡:2013年,市级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具体如下:
(1)收入总计724747万元。其中,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7637万元,消费税和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18099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2127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4604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1848万元,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8043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6138万元,结算补助收入6750万元,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突出问题定额补助收入467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收入88913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714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33097万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57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7893万元,调入资金2472万元,上年结转支出159601万元。
(2)支出总计724747万元。其中,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116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08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5263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7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38833万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出3700万元。
(3)收支相抵后平衡,与决算前预测一致。
2013年市级基金预算收入18321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93233万元,基金年终结余89982万元。
4、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1)关于2013年超收收入。2013年市级年初预算安排财政总收入267208万元,增长2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2896万元,增长19.73%。2013年市级实际完成财政总收入284496万元,增长25.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7637万元,增长29.85%。2013年市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年初预算14741万元,其中税收收入超过年初预算7765万元,非税收入超过年初预算6976万元。超收收入增加可用财力3952万元,此新增可用财力3952万元转入下年预算调节金,一并包含在2013年结转2014年支出138833万元之内。
(2)关于2013年未做预算调整的情况说明。2013年前9个月市级财政总收入仅增长14.86%,至10月底止,也只增长17.38%。由于2013年年初预算财政收入是按20%增长,考虑到年底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 2013年10月份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未安排预算调整。
(3)关于省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资金及上年结转资金使用情况。2013年省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量资金7620万元,加上历年结转资金共23552万元。主要用于市委常委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事项,主要支出项目如下:军分区营院搬迁经费1300万元,城区小街小巷改造建设以奖代补资金1500万元,市属5个煤矿安全保井维稳资金990万元,武警支队机关整体搬迁前期工作经费200万元,消防支队江北消防站建设及装备经费4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市级财政配套资金增长部分307.06万元,武警支队维稳、反恐装备建设经费100万元,大圳灌区管理局改制后部门预算增加人员经费636.94万元,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资金300万元,农业切块资金200万元,市公安局信息化建设经费500万元,武警支队信息化建设经费200万元,离休干部医疗经费1000万元,绥宁侗寨申遗工作经费300万元,城步“六月六”山歌节筹办经费200万元,市第二水源隆回木瓜山水库扩建工程150万元,市本级2013年度邵阳武冈机场建设自筹资金1250万元,洞口全省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筹备经费100万元,人防1206管线工程资金3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经费160万元等。
(4)关于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支出结转情况。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支出结转138833万元,具体情况如下:一般公共服务7708万元,国防150万元,公共安全5518万元,教育支出6418万元,科学技术12万元,文化体育和传媒63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8737万元,医疗卫生4942万元,节能环保586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3395万元,农林水事务3413万元,交通运输3796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32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943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528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4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507万元,其他支出64839万元。
(二)2013年预算执行效果
2013年,市级财政预算收支目标和财政工作任务顺利完成,预算执行效果较好。
1、突出服务发展,财源建设取得了新成效。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这是全市财政部门聚精会神加快发展,努力“生财”的结果。一是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紧紧围绕“兴工强市”战略,积极支持工业发展,市财政注入资金3亿余元支持宝庆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二是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的三一重工、湘窖酒业、宝庆煤电、恒天九五、九兴控股等一批财源建设项目取得长足发展。三是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竭力支持推进国企改革,2013年市财政为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提供注册资金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市改制融资平台的顺利搭建。积极发挥财政投融资平台作用,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券1.57亿元,有力拉动了我市经济增长,增强了发展后劲。
2、着力改善民生,财力保障实现了新突破。市财政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市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71亿元,同比增长31.54%。努力构建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农合和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标准。着力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共向上争取资金12.23亿元用于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三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市级农林水事务支出1.31亿元,增长10.09%。认真落实涉农补贴政策,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加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全面完成全市乡村垫交农业两税债务化解任务。
3、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开创了新局面。一是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推行预算公开,2013年市本级公开财政总预算、汇总“三公”经费预算,试点选择市财政局等9个单位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市本级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达227家。进一步规范公务支出,制定市直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细化了公务卡消费范围。二是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快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采购程序标准化、格式统一化、文本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积极探索推进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在工程监理、工程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等方面实施政府采购,取得有效突破。三是严把财政绩效管理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定出台《邵阳市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完成了垃圾中转站、农村综合环境治理连片示范区等项目的绩效评价。
总的来看,2013年全市财政运行状况良好,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不足,收入质量有待提高;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绩效理念仍不够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大,财政金融压力加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改善和解决。
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全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努力克服经济下行、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攻坚克难,开拓奋进,财政运行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1-6月,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65303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3.96%,同比增长14.1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5398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8.08%,增长15.71%;上划省级收入完成4120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38%,增长14.58%;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57841万元, 为年度预算的46.2%,增长9.65%。全市财政支出158492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0.85%,同比增长19.09%。
1-6月,市级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5806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7.9%,同比增长11.5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535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48.25%,增长11.5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090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0.77%,增长12.79%;上划中央收入完成51806万元, 为年度预算的46.73%,增长11.4%。市级财政支出22316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59.02%,同比增长5.42%。
1、财政收入呈现“三好”。一是收入完成好于预期目标。1-6月,全市财政总收入规模超过目标任务4.79亿元,收入总量在全省排第7位;财政总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幅7.65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二是县级收入好于市级。1-6月,县级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出市级3.37、5.32个百分点。其中新宁县的财政总收入增幅超过20%。三是地方收入好于上划收入。1-6月,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71%,比全省平均增幅高7.71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分别比上划中央收入、上划省级收入高6.06、1.13个百分点。
2、财政支出实现“三保”。一是保民生。1-6月,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11.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60%。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的支出分别增长25.16%、27.58%、43.08%。二是保重点。在确保工资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的同时,重点保障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上半年市级拨付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小街小巷改造、创建园林城市等方面资金1.5亿元 。三是保增长。上半年市级拨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80万元,安排关闭退出中小煤矿资金2.17亿元,重点支持了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建设。
3、财政运行存在“两难”。一是增长提速难。受实体经济形势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今年财政收入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同比回落了4.49个百分点。税务部门重点监控的29家企业入库9.08亿元,仅比去年增长0.79个百分点,其中15家企业出现减收,占监控企业的51.7%。湘窖酒业、神风动力、广信电工、立得皮革、山立水电、阳光发品入库税收下降30%以上。重点税源企业持续增收能力减弱,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难度较大。二是质量提升难。虽然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47个百分点,但还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67个百分点。四大主体税种中只有企业所得税增幅高于税收平均增幅,其余发展不平衡,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21、4.4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增长缓慢,导致财政收入提质困难。
三、2014年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今年年初确定的目标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长16%,达121亿元。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下半年必须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突出重点拓财源。一是提振实体经济活力。在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和相关激励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引导资金作用,通过金融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财源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树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涵养税源为基础的理念,增强我市财政持续增收能力。在大力招商引资时,做好税源评估。在选择项目时,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税收情况。加快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使其尽快产生经济效益,以项目建设涵养税源。
2、严格责任抓征收。坚持依法征税,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尤其是要落实协税护税部门责任,加大协税护税考核奖惩力度,防止税收流失,维护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充分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控和征缴,规范非税收入征管机制,提高非税收入的可用财力,确保非税收入科学增长。
3、精细管理保平衡。一是努力促节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出国经费等,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是倾力惠民生。重点保障教育、卫生、社保、文化、住房等民生需求。三是着力推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公务卡消费、政府采购等公共财政改革,抽调精干力量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为准确编制2015年部门预算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扩大预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的范围和内容。拓宽绩效评价范围,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作为财政部门,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方针,诚恳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全年预算任务圆满完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