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孝怡 通讯员 钟祥胜)近年来,绥宁县深入领会中央、省、市关于“稳就业”工作的相关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就业新思路、新举措,先后创新出台了《绥宁县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全面落实支持园区企业稳定就业有关补贴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绥宁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摸清底数,加强研判,精准做好就业形势动态监测
通过建立多维度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及预警机制,着力完善重点企业用工情况报告制度、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工作。同时,加强监测数据分析运用,定期发布全县公共就业服务形势分析及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等,及时掌控就业市场整体态势。今年1-10月,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50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72人;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920 人;完成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68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纯农户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就业援助率100%。
二、因户施策,创新就业模式,精准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一是聚焦贫困群体,组建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全力实施就业扶贫。绥宁县以85个贫困村为重点,经乡村两级基层组织推荐、县人社部门面试考核,于 2017年9月组建了一支158人组成的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经优胜劣汰考核管理和动态调整更新,目前共有181名农村劳务经纪人。截至目前,劳务经纪人协议服务13338户、26780名贫困劳动力,直接促成22269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通过劳务经纪人参与就业服务,该县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率明显提高。全县贫困劳动力26780名,已就业22269名,就业率达83%:稳定就业21853人,稳定就业率达98%。同时,通过与浏阳经开区、邵阳经开区等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进一步扩宽就业渠道。
二是聚焦高校毕业生,抓好实名登记和全程式服务,多渠道推进毕业生尽快就业。2019年该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度登记人数572人,其中部发数据486人,自采数据86人,回访率100%,动态掌握其就失业情况并在系统中及时更新。目前,已就业创业的512人,对未就业的就业愿望的专人按时提供“311”就业服务,提供职业指导372人次,提供就业推荐185人次,提供免费档案托管116人次:确定绥宁县人民医院、绥宁县中医医院等6家单位为第一批绥宁县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20个,组织了101人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就业见习,各方面情况反映良好。10月上旬,组织开展了1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000余个,印发宣传册8000份,签订就业意向89人次。
三是聚焦就业困难的特殊群体,着力健全就业授助机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前。全县共有公益性岗位239人,分布在县直机关和乡镇共57个单位。岗位设置主要为保洁、后勤和办公室或业务协理。养老保险采取先缴后补的方式给予补贴,失业保险参保239人,工伤保险参保239人,职工医疗参78人,共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37. 39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9.71万元。根据该县出台的《关于印发<绥宁县公益性岗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大量细致的工作,全县公益性岗位工作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整个工作有序、规范减轻了工作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
三、立足实际,加大创业支持,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实施人才行动计划,大力引才聚才,精心育才留才,积极在“三支一扶”人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等方面和环节投入人才资金达1200 余万元,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同时,进一步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以来,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 1617亿元,直接扶持创业超过1328人次。此外,进一步聚焦重点产业“订单式培训,聚焦灵活就业“拓展式”培训,聚焦个体需求“菜单式'培训,实施精准培训利就业。今年以来共开展就业培训3000人余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300余人。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精准实施全方位公共业服务
一是成立全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导小组。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层层压实部门和乡镇责任。县委县政府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就业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定期调度督办工作落实情况。县委县政府将就业工作任务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和绩效考核内容。二是强化政策保障。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绥宁县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17条就业扶贫的具体政策和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到目前为止完成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人数556人,发放职业培训补贴31.7 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批次,共1015万元。为企业组织免费专场招聘会6场,给予企业发放相应岗位
补贴和社保补贴;培训生活费补贴197 人,共31.69万元。认定6家就业见习基地、6家就业扶贫基地和4家困难企业,并正在予以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统筹安排就业资金优先用于稳就业和扶贫。并以县委县政府的文件规定县财政自2017年起,每年保障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稳就业和就业扶贫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