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推进民政事业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16-09-08 06:49 信息来源:邵阳新闻网
9月5日,绥宁县民政局低收入家庭认定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关峡苗族乡茶江村申请低保户杨祖贵家进行入户调查。通过入户走访,客观核定家庭收入,做到符合政策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政策的一个不批,该县把城乡低保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绥宁县以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为重点,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发扬民主”上下工夫,加快民政事业转型发展,切实解决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1至8月,全县保障各类救助对象27.35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3927万元、五保供养资金480万元、医疗和临时救助金375万元。
该县出台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压实压细社会救助责任网格,切实解决惠民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问题。该县在乡镇民政服务中心加挂“社会救助服务窗口”牌,做到“一明显三上墙”,即窗口标识明显,救助政策、工作职责、监督投诉电话上墙,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42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达到220元,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了五保对象年度审核审批制度,改扩建敬老院21所。
灾害无情人有情,政府关爱暖人心。该县健全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预警网络,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五年来,该县科学处置灾情32次,其中特大灾害4次, 救助受灾人口30万人次, 发放救灾大米200万斤,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500户,发放《防灾减灾基本知识》手册1.5万本,创建省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5个。
该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全县圆满完成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任务,撤并乡镇8个,被省政府、省乡镇区划调整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县;在全市率先完成合村改革任务,合并131个村;出台《地名管理办法》,完成城步、绥宁两县勘界任务,第二次地名普查全面铺开;加快美好社区创建,完成2个标准化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