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如何更好地脱贫致富?3月16日,大祥区政协委员对休闲农业和光伏精准扶贫有话要说。
政协委员莫爱贵提到,近年来,大祥区把休闲农业发展与建设小康示范村、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紧密联系起来,整合资源,配套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等环保项目,较好地助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现有休闲农庄32家,农家乐65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四星级休闲农庄1家,三星级休闲农庄3家。带动农户5000余户,年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年利润2700多万元。但是,大祥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加强领导,形成共识。政府要把发展休闲农业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把它放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来抓,把它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致富农民、拓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来抓。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规划起点要高,内涵要深。要以农为本,强农兴旅。发展休闲农业,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的方针,把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同时为广大民众和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要通过发展休闲农业,灵活运用“农中有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强农兴旅”的办法,进一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满足人民群众休闲享受的新需求。要注重特色,开拓创新。休闲农业要融入当地乡村民居的生活,要与当地的农村资源和风土人情相结合。要制定政策,增加投入。要强化服务,加强宣传。
“我建议在全区实施‘光伏精准扶贫新模式’。”政协委员陈俊这样说。
陈俊委员提出的“光伏精准扶贫新模式”,是以光伏电站为载体,以农户为单位,农户根据国家政策申请扶贫资金,以光伏电站作为质押,以电站的收益作为还贷来源,农户向银行申请无息贷款,光伏企业负责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运维以及保障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电力公司根据电站的双向电表所计电量,依据合同规定分别将电站收益分配给农户、银行以及光伏电站运维公司。
截至2015年底,大祥区全区尚有贫困户3699户,贫困人口10875人,脱贫任务较重。陈俊委员认为该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扶贫模式,收益直接归于农户,避免了传统模式中农户很难直接受益的弊端,此模式可直接增加农户收益,起到脱贫致富的作用。此外,根据监测,邵阳地区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属于有利于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地区,自然条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