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和商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8月,邵东县自营进出口总额达1.15亿美元,同比增加3017万美元,增幅为35%,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8462万美元,同比增加2361万美元,增幅为38.7%。稳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这是邵东县瞄准国际市场,致力打造特色产业,实现集群跨越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邵东县不断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外向度,产业协作不断加强,主要传统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整体升级换代和抱团集群发展。打火机、小五金、皮具箱包3个特色产业的单项年产值均超过3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1.6%;注塑打火机产业年销售量60多亿只,居全国之最,年出口量达20亿只,居全国第一;小五金加工企业达1000多家,扳手系列产品占全国三分之一;皮具箱包加工企业1200多家,销售总量居全国第二。中药材、优质稻、无公害果蔬等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强势崛起。以廉桥、斫曹(请造字,左边加“石”)、双凤等乡镇为重点,建立了20万亩中药材种植、销售、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年产值和销售额近100亿元,廉桥中药材市场稳居全国七大中药材市场行列;以佘田桥、杨桥、野鸡坪等乡镇为重点,建立了十大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30万亩,年总产达56.5万吨以上,成为全省粮食生产基地县;以范家山镇西洋江无公害有机蔬菜绿色生产基地和石株桥乡公田村葡萄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了六大生态果蔬产业,为10万农户年增收3.2亿元。全县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5个。
品牌质量的不断提升,使该县特色产业集群跨越发展如虎添翼。全县注册商标达1337件,72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打火机、小五金、皮具箱包三大特色产业占50%以上;12家特色产业企业拥有自主专利技术,新增创新型产品67项;拥有伟特家具、永吉红包、宾王扑克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海王”、“飞狮特”等9个省名牌产品、12个省著名商标,居全市首位。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不断增大,促进了GDP、财政收入和社会就业的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