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答卷 > 精准脱贫

邵阳市2019年1-8月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邵阳市有8个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重点县,其中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邵阳县、隆回县、城步县)、1个深度贫困县(城步县);有1074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66个。2014年邵阳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1030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别约占全省六分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扎实推动“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措施落实落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一是创造了邵阳市减贫史上最好成绩。20142018年,邵阳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8.31万人,年均减贫19.66万人,是前几轮扶贫规划年均减贫规模的3.6,去年新邵、绥宁、武冈3个县市摘帽,邵阳市贫困发生率由16.58%下降到2.42%。今年计划再减贫12.77万人,剩余1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新宁、洞口、城步、隆回、邵阳县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二是有益探索了精准扶贫邵阳模式。近年来,邵阳市各地对创新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新邵县推行的“公德教育”“扶贫夜校”得到群众点赞,武冈市的“一述双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新宁县的“问题上墙”工作法、绥宁县的“群众院落会”“劳务经纪人”等经验做法被主流媒体推介。三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各个贫困县都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省级工业园区,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税占比都达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7786元增加到2018年的11857元,年均增长1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或油路,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3256公里;兴建农村饮水工程1596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贫困人口实现户户通电;新改建村级卫生室324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村全覆盖;贫困地区合格学校完成率100%,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136所;开展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空心房整治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84%,新改建卫生厕所9.2万户,拆除“空心房”506.6万平方米,65个贫困村建成美丽乡村。五是农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3254名能人和大学毕业生进入村级班子,向所有贫困村选派一名党组织第一书记,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在3299个村推行“一村一辅警”,农村治安状况有了质的转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农村,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城乡居民精神面貌明显改观。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工作机制,推动责任落实。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聚焦脱贫。邵阳市委常委会、邵阳市人民政府常务会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从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取向。2016年,我们就在全省率先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二是汇集各方力量推进扶贫。构建领导牵头抓总体系。邵阳市扶贫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制,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担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市区都成立了高规格的扶贫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每个乡镇都成立了扶贫办;市委书记、市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分别联系城步、邵阳县、隆回三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三走访三签字”。构建行业部门齐抓体系。成立“五个一批”和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村级卫生室建设等8个专项扶贫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解决行业扶贫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社会帮扶体系。“亲帮亲、户帮户、互助脱贫奔小康”、万企帮万村等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全面推广,消费扶贫稳步推进,多方参与格局进一步彰显。三是强化机制保障扶贫。全面构建扶贫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和完善了17项脱贫攻坚系列文件,涉及脱贫攻坚各个领域,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有了针对性政策措施。全面推行脱贫攻坚述职评议机制,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市直行业扶贫部门负责人向市委述职,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述职,村支部书记向乡镇党委述职。建立常态化调研反馈机制。加强对县市区脱贫摘帽工作的精准指导,实行“一月一调研、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讲评、一月一约谈”。建立约束问责机制。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的通知》《全市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进扶贫领域“信访大起底、线索大排查、案件大查处、问题大解决”集中行动,对违反纪律规定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以铁的举措、铁的纪律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今年上半年,邵阳市扶贫领域发现问题线索6457件,受理举报2167件,立案869件,办结597件,查处3040人,组织处理2480人,党纪政务处分593人,移送司法机关51人,追缴资金5436万余元,退还群众资金647万余元,公开曝光412672人。四是注重用人导向激励扶贫。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既保持干部相对稳定又注重工作激励,对长期在贫困地方工作的新宁、绥宁、城步3名县委书记推荐提拔为副市级领导干部并继续兼任县委书记,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原隆回县委书记进行调整,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42名贫困县市党政班子成员给予提拔重用,对长期在扶贫一线工作的16名优秀乡镇党政正职提拔进县级党政班子或到市直机关任职,对不胜任工作的132名干部进行调整。

二、坚持对标对表,推动政策落实。我们始终坚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突出精准精细,坚持精准施策,确保高质量脱贫。产业发展方面,一是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县、村产业扶贫规划。邵阳县的油茶、隆回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新邵以玉竹为主的中药材、新宁脐橙、武冈铜鹅、城步奶业、绥宁楠竹和洞口柑桔确定为我市“一县一特”;隆回县的金银花、洞口县的油茶、新邵县的常春藤等产业项目列入全省20个贫困县特色产业扶贫创新试点之一;洞口县水东镇高坡村一心发展双孢菇种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新宁“崀山”脐橙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二是坚持把创新模式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举措,构建关联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委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7.04亿元,争取省财政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专项资金8020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10个,带动666759贫困人口增收,199个龙头企业、2971个专业合作社、3510名种养大户和992个家庭农场与191216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大力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站已在1074个贫困村全覆盖,预计建设1200个示范网店,目前已建成四百多个,2019年预期完成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21.65亿元,8 个贫困县(市)完成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14.12亿元,1074个贫困村通过电商销售当地农特产品的交易额完成1.86亿元;150个贫困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隆回县、新邵县、洞口县、绥宁县列为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县,新邵坪上清水村、隆回岩口向家村、洞口岩山镇东田村、绥宁关峡乡花园阁村被列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旅游村。就业扶贫方面,建立了贫困劳动力输出对接任务清单、稳岗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绥宁县率先在邵阳市建立农村劳务经纪人制度,绥宁县、隆回县成立了县级就业扶贫中心,新邵、新宁等县积极探索扶贫车间建设,目前邵阳市已建成扶贫车间360家。邵阳市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9245人,为年度目标任务的92.45%,发放转移就业交通补助、就业创业补贴、培训和生活费补贴、社保和岗位补贴约3798万元;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任务1445人,为年度目标任务的80.3%;组织劳务输出和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就业5.6961万人,为目标任务的143.12%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近五年资助困难学生142.19万人次,资助金额15.45亿元,全市农村贫困学生实现全入学、零辍学、就学零负担。开展教育培训,2014年来共完成“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36230人次、实用技能培训163688人次、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村干部培训20927人次。健康扶贫方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救助、医院减免、政府兜底“六重保障”措施,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三个一批”工作机制。截至820日,邵阳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38317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已救治贫困人口97977人次,总费用51479万元,自付6361.96万元,实际报销比例87.64%,报销资金45117.04万元;邵阳市93个空白村,已建好78个,在建15个;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8.9%,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安全饮水方面,邵阳市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达标率达99.66%157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开工,完工149处,完工率达94.9%兜底保障方面,截至7月底,邵阳市共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118405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12901人,农村特困人员5504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一类32856人,占比28%,二类68178人,占比58%,三类17371人,占比14%。邵阳市农村低保标准为3720/年(310/月),月人均救助水平206/月,农村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为4836/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为720/年(60/月)。住房保障方面,2018年已开工未完工农村危房改造户3143户,全部按照省里要求提前完成任务;201940094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开工率达到100%,竣工率达到90.85%,开工率、竣工率均排名全省第一。“十三五”期间,邵阳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89666人(占全省69379712.92%),截至815日,除四类人员清理被清退的搬迁对象外,基本已完成搬迁入住,搬迁入住率达99.84%,共安置住房23698套,房屋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集中安置项目273个,集中安置1360350933人,累计完成投资48.24亿元。生态扶贫方面,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开展生态补偿转岗,邵阳市共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3618名。光伏扶贫方面。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重点建设光伏电站,共有818个贫困村建成光伏电站,邵阳市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7.77万千瓦。交通扶贫方面,着力提质改造贫困地区县乡村公路,实现县县零距离上高速,10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油路)。农网改造方面,铺开的新一轮农网改造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完成,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面落实行政村稳定供电,实现户户通电。针对村级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问题,新改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2507个,实现全市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全覆盖。

三、统筹整合资源,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和资源。一是加大资金整合管理力度。近年来,邵阳市严格按照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要求,瞄准邵阳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资金投入、分配、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积极创新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模式,多措并举,精准发力,邵阳市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升。积极开展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积极谋划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2017-2019年邵阳市财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99430.1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13361.51万元,省级资金238353.19万元,市级资金8780万元,县级资金38935.42万元。出台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政策,强化监管顶层制度设计。先后出台了《邵阳市扶贫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整治的通知》《关于成立邵阳市扶贫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邵阳市扶贫领导小组关于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的实施意见》《邵阳市财政系统2018-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办法,明确对所有涉及扶贫领域的资金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强化资金专项督查和审计监督,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实行随机式暗访和常态化督查,开展集中专项检查,对各县市区项目计划执行、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报账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套取挤占等行为。截至20195月,邵阳市财政系统已开展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18次,发现整改问题42个,清理2018年项目结余资金140.65万元。二是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实现资金和项目无缝对接。紧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对标脱贫退出标准,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主管部门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程序,建立了2018-2020年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闲置浪费、“资金等项目”等问题。截止目前,邵阳市共入库约4.9万个项目,资金概算达230多亿元。三是抓实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按照“经济部门帮穷村、党建部门帮弱村、政法部门帮乱村、涉农部门帮差村”原则,邵阳市2897支驻村工作队、88533名结对帮扶责任人全面开展驻村结对帮扶,做到所有贫困村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所有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不断完善《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实行驻村签到和工作纪实管理制度,确保工作队员全岗驻村、专职帮扶。同时,强化结对帮扶干部责任,要求做到“四清四帮”,全面推进驻村帮扶“三述三评三公开”,强化督导检查,倒逼帮扶工作落实。

四、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整改落实。针对邵阳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深入剖析原因的基础上,自五月上旬开始,部署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扶贫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大行动,各县市区按照“八查八看”的整改工作要求,对症施策、立行立改、合力攻坚。一是坚持“高规格”调度。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曹普华任组长、相关市级领导任副组长的市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集中整改工作实行调度,确保集中整改活动有力有序推进。二是实行“清单制”管理。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问题、省考核通报的问题、农工党省委调研发现的问题、第三方评估以及纪检、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的问题,分门别类列出整改清单,细化分解到县市区,明确到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一个问题、一名牵头领导、一个专班负责、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逐个明确整改要求、整改时限,实行列单销号,确保任务落地见效。三是开展“全覆盖”排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对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兜底保障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对问题一村一村查找,对档册一户一户校对,对项目一项一项抓实,对资金一笔一笔审核,对政策一条一条落地,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坚决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空白。四是推动问题“全方位”清零。坚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立行立改,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边查摆、边整改、边提升的要求,拿出过硬措施,真刀真枪、分门别类、逐个逐项、全面彻底整改,确保实现“九个清零”: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清零、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清零、安全饮水问题清零、村卫生室空白村问题清零、小额贷款问题清零、资金项目管理问题清零、致贫返贫问题清零、涉贫信访舆情问题清零、群众认可度问题清零。同时,坚持把推进具体工作、整改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注重整章建制、巩固提升,防止问题反弹。去年以来,中央巡视、考核、省委巡视、省考核、省常态化督查以及农工党湖南省委调研等反馈我市的各类具体问题都已整改到位,涉及到体制机制、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的整改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