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邵阳 > 综合实力 > 第三产业

商贸服务

发布时间:2018-05-07 10:51 信息来源:市地方志
打印

商贸服务

商务

【概况】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坚持以引进项目、服务项目、推进项目为主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进各项工作,商务经济总体健康稳定发展,利用外资、利用内资、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省商务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

招商引资 2016年,邵阳市利用外资总量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内联引资1166.2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81.7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年累计成功签约193个项目,总投资1014.1亿元,引进资金747.2亿元,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128个;在谈183个,总投资1534.7亿元;新增143个,总投资1786.5亿元。

【重大招商活动】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先后组团参加“沪洽周”、湖南(香港)“一带一路”海外融资洽谈会、湖南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等10次重大经贸活动,并自行举行北京PPP项目推介大会、央企对接会、湖南邵阳(上海)招商推介会、异地邵阳商会工作联席会议等活动,推介邵阳政策优势和招商项目。其中北京PPP项目大会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金额120.12亿元。长沙央企对接会签约项目20个,其中合同项目4个、协议项目16个,投资总额860.86亿元,合同资金28.85亿元,协议资金796.46亿元。2016年“沪洽周”及邵阳(上海)招商推介会签约合同项目26个,合同资金133.53亿元。

【小分队招商】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利用邵阳招商网、邵阳投资促进、邵商联络微信3个平台及时发布招商项目,吸引客商关注。建立完善招商项目库,重点包装发布招商项目,采取多种途径推介重大项目。从市直机关选派9名工作人员分成3个组赴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开展驻点招商,借助异地邵阳商会平台,先后举办10多场次专场推介会,走访100多家大型企业。全年对接项目24个,已签约8个,达成合作意向9个。龚文密、刘事青、赵为济等市领导分别带队赴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香港、杭州、海口等地,开展上门招商,并先后邀请澳门南安商会、珠海湖南商会等商会和汉能集团、软通动力、科海信息、光大国际、广东医药、香港东方廊桥、江苏仁华投资、法国迪卡侬中国公司、德国阿迪达斯中国公司等50多家知名企业到邵考察投资,分享通信、恒大集团、亚洲富士电梯等一批企业先后落户邵阳。

【湘商产业园招商】  邵阳市委市政府重视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坚持依靠邵商建设湘商产业园。自开建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开工建设标准厂房442万平方米,竣工313万平方米,投产178万平方米,签约企业550家,入园企业290家,投产157家,实现产值48亿元,税收2亿元,带动就业2.6万人。到2016年,以工业地产模式建设的标准厂房全部是由邵商回乡投资建设;签约的入园企业中80%以上是邵商入园企业。2015年湖南经洽会暨第七届湘商大会签约19个省级项目已履约18个,开工15个。第十一届湘台经贸交流合作会5个合同项目全部履约,开工4个。2015年“港洽周” 2个省级签约项目全部履约开工。

外贸进出口  2016年,邵阳市实现进出口1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总量居全省第六位,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其中出口120798万美元,同比增长16.1 %,比全省高21.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3.8个百分点;进口9713万美元,同比下降7.6%,比全省高6.7个百分点,比全国低2.1个百分点。

扶持外贸优势产业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重点扶持发制品、打火机、鞋业、农产品等优势产业,找准着力点,做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全力推进“破零倍增”。全市拥有进出口资质企业613家,新增68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221家,新增46家;66家拥有进出口资质企业实现进出口破零,33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实现同期业绩倍增。出口产品达40类、289个品种,产品出口128个国家和地区,服装、鞋类、农产品出过亿美元,发制品、打火机过2亿美元,箱包出口达3.5亿美元,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从2015年的1件增加到13件。坚持主动上门精准服务,组织申报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等扶持项目,举办各类进出口业务培训班,扩大自营进出口业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物流等现实问题。全年市财政补贴市辖三区外贸企业增量奖励资金220万元。

 【外经合作】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重点引导打火机、发制品、农业、能源等企业开拓东盟、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鼓励邵阳境外投资企业进入老挝、泰国、越南湖南工业园集聚发展,帮助老挝湖南橡胶种植园解决融资担保问题。以邵商为主体的老挝、泰国、越南湖南工业园已有61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入园53家。全年新增境外投资企业20家,总数达到298家。对外投资379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2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22330万美元,同比增长20.26%。全市4个劳务输出平台劳务输出人数均居全省前十位,湖南立得皮革有限公司作为九兴鞋业的产业链在越南投资建设皮革加工厂,实现邵阳产业链“走出去”零的突破。

【平台建设】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加快推进邵阳市通关服务中心、邵阳发制品产业园、邵东箱包产业园、新宁裘革产业园建设,其中邵阳市进出口通关服务中心完成选址、环评、可行性研究报告、征地等工作,开始拆迁,计划2017年6月启动主体工程建设。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体,邵阳经开区设立全市首家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免费为邵阳市外贸企业提供咨询、资质申领、退税、物流、报关、报检、信保、融资等“一站式”全程免费指导等相关服务。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于10月在邵阳市正式上线运行,实现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

【社会消费】 2016年,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4.82亿元,同比增长12 %,居全省第一位。限额以上单位中,城镇完成零售额352.99亿元,增长25.4%。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41.86亿元,同比增长25.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3.49亿元,同比增长34.4%。

推进优供促消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落实市场运行监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做好限上法人企业培育,全年申报入库企业99家,总数达到825家。引导企业和商家开展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促销活动,扩大居民消费,超市、百货、家电、餐饮、住宿等商业业态销售均稳步增长。培育会展经济,筹备邵阳车展、房展、农产品展览展销会,组织企业参加北京服务贸易交易会、“湘品入沪”展销会、首届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等会展活动,促进“邵品出邵”。

发展电子商务  2016年,邵阳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通知》,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邀请李国杰院士举办“互联网+新动能、新业态”讲座;以省政府在城步举行全省电商扶贫启动仪式为契机,以城步苗族自治县为蓝本,全市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先后举办各类电商培训50多次,培训从业人员5000多人次,建设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278个、电商扶贫网店80家。新邵紫玉怀山、城步杨梅、洞口蜜桔、新宁脐橙电商销售量大增,促进农民增收。全市直接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登记命名的企业法人单位73家,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店达10000余个,其中邵阳企业在阿里巴巴网站注册的供应商达3785个,在淘宝网以邵阳作为地域名注册的网店突破2000家。全市新增经省认定的电子商务企业10家,总数达40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4家,城步苗族自治县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武冈市获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125.3亿元,增长45%,其中农村电商线上销售总额达40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坚持规划先行,先后修订完善《十三五商贸物流发展规划》《十三五商业网点规划》和《十三五成品油零售网点布局规划》。狠抓商贸物流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深入现场一线,定期调度进度,先后召开5 次项目协调会,形成4份市政府会议纪要,金罗湾国际商贸物流城、友阿国际广场、中南五金机电汽配城、湘瓷竹木建材批发大市场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商务综合执法】  2016年,邵阳市商务局加强典当、拍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二手车交易、特许经营等行业管理,清理整顿6家商品现货交易场所。组织开展成品油市场和废品收购行业专项整治,全市共检查加油站494家,查处非法流动加油车40台、整改非法加油站点130个,市城区关停废品收购店(点)75家、规范54家。推进市县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全市中小流通商贸企业服务中心,入驻企业648家、服务机构12个、行业协会6个。加强城乡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机动车油品供应全部升级,城区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改造。

 

供销合作

【全市供销综合改革】 2016年,邵阳市委书记龚文密、市长刘事青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邵阳市供销合作总社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全市供销综合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共邵阳市委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将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整体部署,组织起草《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并按程序报批。洞口县《实施意见》《实施方案》于10月正式印发,是全省第一个出台文件的县。新邵县作为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将试点工作纳入县政府年度综合考核重要环节,保障改革经费;构建以鑫瑞惠民供销为主体的新型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打造“党建+村建+社建”三位一体建设模式。顺利通过省供销总社和省财政厅的联合评估验收。到年底,全市综合改革初显成效。构建了“党委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组织实施、部门支持配合、基层积极探索”的综合改革工作大格局。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结合地方实际给予政策支持,安排综合改革专项工作经费,增加农资淡季储备贴息资金和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市政府设立3000万元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专项资金。基层社恢复重建、农村土地流转、电子商务、精准脱贫扶贫、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主营业务】  2016年,邵阳市供销系统实现营业总收入96.11亿元,同比增长13.03%;实现利润总额1.98亿元,同比增长19.58%;资产总额25.49亿元,增长10.93%。全市系统142家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县级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63.35亿元,占全市系统的65.92%,增长12%。市社推进企业改革改制,7家企业重组方案全部完成,其中4家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并顺利通过,完成资产审计和评估。

农资供应 2016年,邵阳市供销系统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春耕季节农资经营企业和经营网点总储量达11.2万吨,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重要保障。城步县社在该县农资市场占有份额达80%以上,全年完成各类肥料销售2.1亿元。新宁县社整合农资经营网点,发展直营店20个,加盟店50个,业务经营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农村电商 2016年,邵阳市供销系统发展农村电商业务洞口县、新邵县和邵阳县建立县域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让电商落地、网购进村、物流入户。洞口县社农家好伙计电商被省供销总社认定为全省供销农村电商的县级模式,已在19个乡镇街道发展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网点151个,全县乡镇覆盖率达80%,行政村(社区)覆盖率达40%。

【产业结构调整】 2016年,邵阳市供销系统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邵东县、邵阳县、洞口县、新邵县、武冈市开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业务和农业产业化服务,全市土地托管及土地流转面积达10万亩。城步县社向省社争取“县庆”项目资金50万元,绥宁县社的东山红葡萄专业合作社项目争取省项目资金73万元,洞口县社完成邵阳市西南农资物流仓储中心项目的招商引资任务。城步县社以高山反季蔬菜专业合作社2000亩延季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依托,带动全县30000亩延季蔬菜产业发展。邵阳县社推进棚改工作,分别在塘渡口镇供销社等5个基层社推进就地棚改工作,整体实力大幅增强。邵东县社为黄花科研究所引入资金500万元,为全县黄花产研销集团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扶贫脱贫】 2016年,邵阳市供销总社联合邵阳市农业发展银行探索“企业包村”结对帮扶新模式,推动阳丰茶叶有限发展公司与扶贫点坪丰村54户贫困户“捆绑”创业,种植茶叶200亩,推进茶叶加工厂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开展村道主干道扩宽工程;为36户贫困户争取到D级危房改造补助指标,36户的保障性住房竣工;投入20多万元实施农田渠道延长和维修工程;年度脱贫人口达86人。

【安全生产】2016年,邵阳市供销系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构建安全工作组织体系和责任机制,健全“一岗双责”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建立隐患台账,制定整改方案,限时整改到位。全年市供销社对直属公司进行安全检查55次,整改安全隐患15处,投入安全经费总计70万余元。

    (肖添仁)

 

粮油贸易

概况 2016年,邵阳市粮食系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善粮食收储体系、调整粮油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粮食经济效能,全市粮食工作安全稳定。邵阳市粮食局先后获“省级文明卫生单位”、“全省粮食调控与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军粮供应管理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及“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粮食收购】  2016年,邵阳市粮食系统在粮食收购中开展“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和深化人性化服务”主题活动,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便粮农售粮,敞开收购,应收尽收,坚持依质论价、优质优价,不收“人情粮”、“关系粮”,杜绝陈粮入库,日结日清,不打“白条”。截至年底,全市共收购粮食84万吨,其中直接向农民收购33万吨,最低收购价粮食3.2万吨,因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抬高市场价格每百斤10元左右,为全市农民增收近亿元,获政府、企业、粮农三满意。                                                                                                                                    

仓储管理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一市一中心,一县一骨干及若干收纳库”和“县市区全覆盖”原则,结合邵阳市粮食收购、储备等实际需要,与市发改委共同筛选4个粮食仓储项目,总投资7184万元,新建仓容9.3万吨,2016年完成大部分仓容建设任务。进一步规范储备粮油管理,做好收购、保管、监督、检查和轮换工作,做到帐帐、帐实相符、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按期完成轮换任务。

    【依法管粮  2016年,邵阳市粮食系统开展粮食收购政策的宣传教育。出动宣传车辆32台次,悬挂气球横幅标语95幅,设立《条例》宣传咨询点18处,设置展板302块,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同时,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帐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全市辖区内所有储存的粮食进行全面清查,进一步摸清全市粮食库存情况。市、县共开展检查157次,检查收购主体269个,查出违规案件22例,其中责令改正17例,警告5例,确保全市粮食市场秩序。

【粮油质检】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共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10余次,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报道10次,设立公众热线10条,张贴海报、标语150条,制作专题展板30块,发放科普宣传手册和宣传材料900余份,开展“放心粮油”咨询服务10次。开展市级收获粮食质量监测,制定实施方案,全年完成市级收获粮食的真菌毒素、重金属、农药残留项目监测样品260个。

【粮油市场监测】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走访484户农户、143户城镇居民、160家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15家国有粮食经营企业、10家粮食转化企业,对粮食生产、销售、供应和新粮收购仓容准备等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全市粮食和油脂供需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送专题分析报告,提出宏观调控措施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粮食产业发展】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为粮油加工企业争取多项政策扶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整合步伐,提高产能水平,增加科技含量,实现做大做强。全市粮油加工及物流总产值达118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同比增长15.6%。

    【军粮供应】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实行军粮供应规范化管理和军粮质量“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确保优质粮源,长年坚持为部队送粮上门,质量满意率、应急保障率、保密安全合格率均达100%。

   【粮油质检】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10余次,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报道10次,设立公众热线10条,张贴海报、标语150条,制作专题展板30块,发放科普宣传手册和宣传材料900余份,开展“放心粮油”咨询服务10次。开展市级收获粮食质量监测,制定市级收获粮食质量监测实施方案,全年完成市级收获粮食的真菌毒素、重金属、农药残留项目监测样品260个。

【粮食安全生产】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先后6次深入全市粮食企业、下属单位等进行督查。发现安全隐患96个,投入整改资金112万元。全系统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驻村扶贫】   2016年,邵阳市粮食局将定点扶贫村50名贫困户全部分解落实到每名干部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做到家家有人过问,户户有帮扶措施,并适时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筹措资金54.1万元,完成村组主水渠修复,落实优质稻种植100亩,紫红薯种植113.5亩;3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烟草专卖

概况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生产运营平稳有序,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符合预期。1~11月,全市系统实现卷烟销量20.51万箱,同比降低4.89%,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同比下降5.27%);收购烟叶10.835万担,销售烟叶11.31万担,实现烟叶收入26730万元;实现利润28379万元,实现税金10.25亿元,同比增加7.11%。实现利润4.34亿元,同比下降16.7%。

卷烟销量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持续优化卷烟运行调控模式,加大适销货源组织力度,压减社会库存,提振客户信心,确保卷烟销量、结构紧跟大盘。1至11月份,全市销售卷烟20.51箱,均价2.62万元/箱,同比下降3%(全省0.03%)。省产卷烟销售14.86万箱。至12月21日,完成全年销量22.12万箱,同比下降1.29万箱,降幅5.51%,均价2.62万元/箱,同比下降652元,降幅2.43%,实现税利141356万元。

【品牌推广】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以零售终端为前沿,工商联合做实做细新品培育基础工作。精细选终端、严格稳价格、创新调状态,全年共引进新品卷烟规格42个,退出市场规格5个,累计在售卷烟规格132个,规格数量同比增加50个,卷烟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客户服务】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开展“我是一线营销人员”营销体验活动。全面推广移动营销助手,实施“深度拜访”,提高拜访效率。科学依据数学模型,优化客户评级指标体系,实现评级指标前瞻性、预见性,切实解决客户级别结构分布失衡,以及客户与实际经营能力不符问题,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运管】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紧扣“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主线,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电商定点采购平台,分拣包装耗材网上采购率达到100%,物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32.6%。全市系统物流费用率7.7‰,单箱物流费用172.81元,人均配送效率达到1185箱,优于年度目标;卷烟包装箱循环利用完成率达152.2%,居全省第一位;物流环节客户满意度92.47%,有效投诉为0。“降低缠绕包装托盘静电电压”和“提升出入库扫码效率”两项QC课题获全省系统三等奖;物流持证上岗率达到5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稳定种植规模】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推进烟叶生产转型升级,保持生产规模稳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烟叶生产,稳定规模,稳定烟农种烟积极性。严格合同签订管理,按照合同进行精准供苗、套餐制供肥,落实计划种植面积。全市共计改种面积1.6万亩,销毁烟苗6.44万盘,实际落实烟叶种植合同面积5.37万亩,签订烟叶种植合同4667份,烟叶种植面积严格控制在省局下达的计划之内。

提升生产质量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稳定烟叶市场规模,狠抓质量不放松。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投入补贴政策、培育职业烟农政策。深化“贴心”服务培训体系,继续推进“三联一提”活动,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常态化的烟农培训体系。全面完善病虫害统防统治相关政策,推广烟蚜茧蜂等生物防治技术。优化“关键节点控制”的督查考核体系,联合市政府组织10次生产工作检查,下发通报8次,在烟田翻耕、起垄、备肥、守红线工作及移栽、大田管理等关键节点上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烟叶病害发生率较上年大幅下降,烟叶生产质量明显提升,全市实际收购烟叶10.835万担,其中上等烟收购比例51.4%,中部烟56.59%,较2015年分别提高9.69、5.57个百分点。烟叶收购检查等级合格率80.5%,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68.73%,并获得工业公司高度认可。

【规范项目建设】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基建设管理更加规范,全面完成烟夹购置、挂烟梁改造、烤房设备更换、育苗大棚膜更换、烟水烟路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强化资产管护职能,落实管护主体责任,两场设施、农机管护成效进一步显现。水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隆回东风水库完成项目总投资138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已正式下闸蓄水。新宁柳山水库通过国家局评审,邵阳县向阳水轮泵灌区项目已按国家局初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抓调控、降成本,全年调减常规烟基项目建设补贴资金654.53万元,调减年度烟基建设投入计划1440万元。

【打假治非】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端窝点、断源头、破网络、抓主犯”为重点,突出对经营大户、湘运市场、周边市场等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线路、重点场所和重点车辆的监管和巡查,加大打击运销“假、私、非”活动的力度。1-11月,全市查获各类涉烟案件861起,其中办理符合国家局、公安部标准网络案6起;查获卷烟非法流通案件639起;假烟案件150起,比去年同期增长28%;5万元以上案件49起。查获涉案卷烟2506.154万支,其中查获假冒卷烟1051.538万支,比去年同期增长190%;查获非法流通卷烟1394.436万支;移送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7人,逮捕32人,判刑9人,其中5年以上(含5年)有期徒刑3人。 【市场监管】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目标导向抓创新,结合国家局“APCD”工作法,开发APCD工作法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坚持协作导向抓清整,开展“春雷六号”、“第二季度”、“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加大市场走访力度,强化市场终端监管,加大对高档娱乐场所、名烟名酒店、无证户等重点对象的监控力度,不断压缩串码真品卷烟生存空间。

【阳光执法】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下发《邵阳市烟草专卖局零售许可证裁量基准》,依法履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和准运证审批办理职责。1-11月,全市依申请办理零售许可证2250个,依职权管理许可证643个,审批发放烟叶准运证365份,有效签发卷烟纸运准证239份,正常使用空白准运证604份,作废准运证7份;审批发放烟叶收购证17个。清理行政处罚卷宗6554份,行政许可卷宗87965份。开展“3·15”、“6·29”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烟草行业相关政策,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启动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活动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面启动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活动,制定下发《湖南省烟草公司邵阳市公司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对全市系统降本增效目标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其中烟叶部门计划减少成本费用支出1139万元,物流部门计划减少费用支出33万元,办公室计划减少费用支出28万元,其它部门协助开展费用支出管控工作。截至11月末,2016年剔除产前投入及烟基补贴外可控费用同比减少662万元,产前投入及烟基补贴不考虑口径变化同比减少1.6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降本增效目标。

【投资采购管理】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规范项目投资采购管理。执行项目计划“三关三审”,缩减采购项目100个。严控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项目数占比90.32%,公开招标金额占比98.24%。规范定点采购,完善供应商评价体系。建立电商定点采购信息系统,搭建京东直通邵阳烟草的企业定点采购平台,组织对全市系统228家供应商进行评价,依照合同取消2家供应商合作资格。

审计监督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加强审计监督,开展审计项目167个,查出违规问题50个,涉及金额290.95万元。提出审计建议35条。完成基建和修缮工程审计项目32个,审减工程价款490.76万元,综合审减率27.99%。完成经济合同审签125个。

【推进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推进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落地运行,启动法律风险清单修订工作,加强法律风险“五维”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标书和合同审查、管理。修订《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合同管理职责,理顺合同管理流程,加强各环节审查把关,严控合同和标书法律风险。审查合同170多个(其中市公司本级129个)、招标文件近50个。严格业务外包管理,制定业务外包管理办法,建立业务外合同示范文本,预防业务外包法律风险;加强制度审查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对6个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向省局报备,对3个规范性文件落实“三统一”制度,有效预防制度漏洞风险。妥善处理法律信访事务纠纷,推进邵阳烟草物流园建设项目,协助和指导县级局应诉民事诉讼案件5起,除1起尚未终结外,其余4起有3起胜诉、1起调解结案;加强依法经营管理,对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行为进行提示,严防《广告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风险。

【安全生产】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修改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职责,层层分解目标,逐级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构建覆盖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完成安全岗位达标工作,安全隐患精益治理工作法试点推广成果显著,全年开展安全检查30余次,安全巡查80余次,资金检查50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2份,检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07项,确保全市系统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队伍建设】 2016年,邵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组织开展2期专卖管理技能鉴定考前培训。到年底,上岗持证率达95.89 %,高级人才比例达21.08%,二级专卖管理师3人,一级专卖管理师1人, 也是湖南烟草首位一级专卖管理师。组织开展3期专卖人员素质提升训练营活动。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党建活动。按规定开展专卖支部“两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百日会战市场清整活动。探索优化MTC教育培训体系,开办2期管理训练营,全市系统近120余名中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全面开展岗位微课程开发,完成课题开发66个。开发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展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工作,开发手机客户端和在线学习平台,拓宽员工成长通道。

 

石油经营

【概况】 2016年,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南邵阳石油分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邵阳石油分公司)面对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成品油价格持续走跌、经营主体竞相降价促销,娄邵铁路并轨停运带来的油品调运保供巨大压力等情况,履行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加大资源调运力度,开展“碧水蓝天”工程、“4·7”质量日公众开放活动、国Ⅴ油品升级置换、经营转型、优化整合、深化改革、扶贫帮困等工作。公司在遭遇娄邵铁路并轨停运、潭邵高速封闭大修和大批加油站停业改造等重大影响情况下,全年实现经营总量与2015年基本持平,上缴税收2277.4万元,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保障邵阳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应。

【经营】 2016年,中国石化邵阳石油分公司组织开展“一站一策”、站级配送、加油卡销售竞赛、IC卡进社区、“优质服务月”、集团私家车客户开发等系列主题活动,在128座加油站开展“优质服务月”主题活动,加油卡进社区活动33 次,获省公司二、三季度“多卖一吨油”活动一、二等奖,获总部年度“多卖一吨油”活动一等奖。面对长达两个月的娄邵铁路新线并轨货物停运情况,公司经理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协调湖南省公司和邵阳市政府等多方关系,调进资源近8万吨,确保这一特殊时期成品油市场的平稳有序供应。开展“油非双增长”客户走访和直批市场全面调研,组建一支21人的专业客户经理队伍,走访近100名客户并建立客户档案卡。拓宽非油营销渠道,开展油非互动、年货订货会、“扩销提质”竞赛、端午节营销、玩具销售、梦洁家纺和国美电器员工内购会、双节品鉴会等系列营销活动,带动非油营业额1157万元,新增加油站便利店3座,新增店外店1座,改造便利店3座,汽服站点开业2座,实现非油开店124家,开店率达97.6%。

【管理】 2016年,中国石化邵阳石油分公司加大从严管理、隐患治理、油品数质量管理、资产优化盘活力度,做好国Ⅴ油品升级置换和液位仪深化应用推广,开展“4·7”质量日公众开放活动,进一步提升库站数质量数字化管理水平和资产创效水平。在全省率先完成国Ⅴ油品升级、挂牌销售工作,比国家规定时间提前23天;68座加油站完成液位仪安装,34座加油站液位仪改造升级完成,90座站点完成液位仪联调;全年抽检加油站114个油样,抽样合格率100%,实现各级政府部门、集团公司、省公司质量抽检100%合格的质量管理工作目标;设立7个专业HSE分委员会,开展全员HSE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竞赛活动、HSE管理能力评价,在全省2016年HSE理论知识和实操竞赛中夺得团体第三名和个人二等奖;实行安全环保“零报告”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月”、“6·5”世界环境保护日、冰雪灾害应急预案、“雪峰使命-2016”服务区应急处突实战演练等主题活动,并在全市趣味消防运动会夺冠;对系统内所有签约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库站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组织承运商司机、押运员及安全环保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发放合格证49张。通过优化资产盘活,拓宽托管站管理力度,下降费用成本,提升创效空间,效益开创邵阳公司历史新高。

【网建】 2016年,中国石化邵阳石油分公司加大网建沟通协调力度,激活滞阻项目,网络发展实现新突破。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加油站形象改造和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改造。通过在成熟项目中优中选优,筹划储备用地动工新建,加大对辖区内重要位置的网建投入,加快现有项目的进程跟踪、现场质量的监管,4座加油站新建项目被成功激活,综合改造项目全部开工,竣工投营15站、在建18站;完成油库油气回收及下装发油系统改造,完成加油站视频监控及中心机房安装调试,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改革 2016年,中国石化邵阳石油分公司公司完成用工制度改革工作,通过第二轮中层后备干部竞聘选拔和商客中心客户经理(B岗)竞聘选拔,16名青年纳入公司后备人才库,11名员工走上客户经理(B岗)岗位;开展本部片区加油站站长公开竞聘,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调整站长、管理员14人次;出台《中层领导干部管理实施细则》《中层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办法》《中层领导班子后备干部管理暂行规定》。加大委托扩面站的后续跟踪、指导,就如何盘活资产提升资产创效能力、推进零售可持续增长、进一步提升网络等七个方面开展调研。

【企业文化】 2016年,中国石化邵阳石油分公司召开中共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湖南邵阳石油分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1人当选邵阳市第十一届党代表,2人当选县、区党代表,1人当选邵阳市政协委员;全体党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集中学习8次、集中讨论4次;召开第五届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团委班子,团干平均年龄在29岁;开展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成立各类兴趣小组,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制定“三基”工作实施要点,开展制度清理修订、打假维权、打非治违、竞赛比武等工作,对综合类等十三大类376项制度、83个岗位涉及的1000多项岗位职责梳理并装订成册;完成对122座加油站、10个县(片区)机关和邵阳油库的设备清查工作,邵阳石油档案室晋升为省一级单位。采取“互联网+”新模式,取缔52座假冒仿冒中石化社会加油站或润滑油门市部。举办培训班10余个,参加培训500多人次。获省司竞赛比武团体一等奖2个,团体三等奖1个,个人一等奖3人,个人二等奖2人,个人三等奖3人,3人被选送参加集团公司决赛。  

(谢 银)

盐业

  【概况】 2016年,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调入各类盐23857吨。销售各类盐24641吨,其中销售原包盐4984吨,小包盐销售19656吨。实现非盐商品销售额1453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300万元。其中市直配送中心完成各类盐销售任务6387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01%,较上年销售增长16%;完成小包盐销售任务3396吨,完成全年任务的94.3%,较上年销售增长9.1%,成为全系统小包盐销售最好的单位。

【企业内部改革】 2016年4月22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拉开盐业专营体制历史性变革帷幕,运销批发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根据《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应对盐业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湖南省轻工盐业集团三项制度改革方案》《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分流安置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明确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人员分流安置工作中有关事项处理意见的通知》精神,于9月29日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会、职代会筹备委员会,全面推进企业内部改革。起草《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应对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各项配套制度,召开8次会议进行讨论。11月4日召开邵阳盐业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以1票弃权,5票反对,30票赞同,通过该方案及制度。公司秉着以人为本,深化内部改革,变革体制机制,增强企业活力,适应市场竞争的原则,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举办上半年客户订货会】   2016年,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鉴于上半年经营形势不乐观,为抢占市场扩大销售,结合上年度举办的“客户座谈会暨订货会”的成功经验,要求各单位在4月全面召开“客户座谈会暨2016年上半年订货会”。10个经营单位相继举办上半年订货会,订货会上各类盐和非盐产品种类展示齐全,宣传资料发放到位,人员分工划分到片、纪检部门督查到场。全市系统共有近1200名客户(网点业主)参加,客户都以现场订货、现场签单、现场刷卡的方式购买各类盐产品和非盐产品,实现订货金额2700多万元,

调整新品盐营销政策  2016年,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为应对盐业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对盐业市场的影响,结合盐业市场实际及时调整新品盐营销政策。重新调整新品盐奖励政策,返点奖励全市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方式、统一品种;各经营单位因地制宜自行把握400克绿色加碘精制盐与新品盐组合营销政策;推进C类、D类终端零售网点建设,推行渠道下沉工作,要求配送、服务直达终端,对所有销盐的终端门店推行普送营销;要求各单位利用市公司统一制作的促销品(盒装纸巾、文化衫等)对新品盐库存积压较大的客户开展促销活动。邵东公司对县城分街道划分若干条线路,分片包干,定期配送,削弱县城副食批发城大户的覆盖能力。洞口公司完成新品盐销售任务835吨,完成全年任务。

【创建微信平台】  2016年,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利用微信管理平台,建立企业公众号,将所有片区网点资料纳入平台,并在每个片区配备通讯工具,使每个片区都有一个固定的服务电话。要求片区经理在进行配送、访销时,实时上传门店(含本人及同行人员照片)、产品陈列、客户库存的照片,规定每月外出拜访客户10个工作日以上,每个月拜访客户不少于100个。通过微信管理平台,促使片区经理的客户管理工作不流于形式,同时实时、动态掌握社会库存和终端客户商品陈列情况,有效促进“三项基础”工作。市分公司被评为“2013年―2015年度邵阳市商品和服务消费者满意单位”。

    【推进“开门生活”电商平台】 2016年,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推行“开门生活”电商平台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年初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工作,成立专门的部门。配合集团电商中心完成开门生活电子商务一季度试运营各项工作。把集团电商平台“春雷行动”活动和“客户座谈会暨2016年上半年订货会”相结合,将电商平台在全系统10个经营单位一同推广上线。全年完成平台交易5380万,客户加盟入住1056家,激活客户约874家。同时把集团电商平台“春雷行动”新品盐线上促销活动与市公司新品盐结构调整政策相结合,让终端客户得到更多实惠,促进新品盐销售,也为终端网络建设和公司应对盐业体制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开展盐业体制改革正面宣传】  2016年,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联系本地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同时安排所有配送车辆、执法车辆粘贴宣传标语,并在各街道、乡镇悬挂宣传横幅,正面引导广大经营户正确理解盐业体制改革政策。市、县两级盐务管理局加大盐业法规和食盐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把节日宣传、日常宣传和走访宣传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宣传格局。“3·15”、“5·15”市县两级盐务管理局与当地疾控中心、食药局在各地组织宣传活动,派发《食盐安全知识》《防治碘缺乏病》彩色宣传资料15000余份,发放“雪天”文化衫1000余件,悬挂横幅40余副,接受群众咨询约7000余次。

【食盐网点基础建设督查】  2016年,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成立以市场管理部牵头,纪检参与的“三项”基础工作督查小组,对全市10个经营单位进行3次检查。每月检查3至4个单位。制定严格的督查纪律和奖惩措施,以现场拍照、现场询问登记的检查方式,每个季度对检查结果进行评比。全年共检查食盐网点1000余家,拍摄照片5500余张,出动车辆80余台次,行程7000多公里。通过督查评比,先后对6个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1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通过对食盐网点基础建设的督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维护食盐市场稳定,为进一步完善终端网络建设、应对盐业体制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打击涉盐违法行为】  2016年4月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一些不法商贩趁机在食盐市场再次兴风作浪。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市局及时召开盐政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单位密切注意市场动态,广泛收集盐政信息,发现涉盐违法行为一律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全年查获各类涉盐违法案件55起,纠正轻微涉盐违法行为经批评教育责令改正110余起,罚款8745元,收缴违法盐产品50.499吨。8月中旬,市区配送中心发现有人私自销售加碘精制盐,市局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对嫌疑人和嫌疑窝点进行24小时布控监视。于9月23日20时与龙须塘派出所联合执法,现场查获以彭某为主的制售假冒加碘食盐案,查获假冒加碘精制盐39.5吨、工业盐包装袋900余个及封口机1台。10月28日,犯罪嫌疑人彭某、何某被双清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此案待进一步侦查后将被依法提起公诉。

【安全生产工作】  2016年,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邵阳市分公司根据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八条措施”,与各单位(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把安全生产任务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层层分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特护期”安全工作,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三大行动”,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整改,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全系统进行多次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尤其对本部的出租场地、办公场所、配电设施、仓库等进行重点检查,各县公司对各自管辖区域进行检查。结合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安全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责任感。分公司系统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服务业

2016年,邵阳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58.7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6:36.6:41.8调整为21.5:35.2:43.3,三产业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北塔区获省批为“特色文化服务业示范集聚区”。

2016年,邵阳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商品房施工面积1696.74万平方米,增长14.7%;竣工面积202.36 万平方米,下降12.8%;销售面积437.29万平方米,增长31.6%。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67.09万平方米、下降5.8%,住宅销售面积381.73万平方米、增长24.3%,住宅每平方米均价2950元、增长0.9% 。

消费品市场需求活跃。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4.82亿元、增长12.0%,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365.35亿元,增长26.2%。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城镇实现零售额352.99亿元,增长25.4%,城区149.76亿元,增长17.2%,乡村实现零售额12.36亿元,增长54.8%。

限上单位不断壮大。年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达到936家,比上年增加162家,实现零售额341.86亿元,增长25.7%。其中食品饮料和烟酒类零售额增长30.2%,服装和针纺织品类增长35.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4.7%,书报杂志类增长6.1%,金银珠宝类增长47.8%,汽车类增长13.5%。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单位达到268家,比上年增加36家,实现零售额23.49亿元,增长34.4%。

旅游市场持续火爆。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接待国内旅游者3248.57万人次,增长20.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8.51亿元,增长24.5%;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2.04万人次,下降12.4%,其中外国人0.61万人次,增长46.2%,旅游外汇收入620.95万美元,下降7.3%。

交通运输发展稳定。全市拥有民用车辆75.49万辆,比上年下降2.0%,其中汽车41.33万辆,增长16.7%,轿车17.68万辆,增长19.9%。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2.29亿吨,比上年下降3.3 %,货物周转量460.43亿吨公里,增长1.9%;客运量1.28亿人,下降4.3%,旅客周转量53.35亿人公里,下降11.9%。

邮电业务增速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5.35亿元,增长48.0%。其中,邮政业务量5.80亿元,增长25.2%,电信业务量79.55亿元,增长50.0%。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831.57万门,增长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0.62万户,减少5.6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53.51万户,增加39.1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9.42部,比上年有所提高。

金融资金运行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47.12亿元,比年初增加388.67亿元,比上年多增71.46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389.10亿元,同比增长41.0%,住户存款余额1656.64亿元,同比增长14.7%,广义政府存款396.11亿元,同比增长19.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53.00亿元,比年初增加161.54亿元,比上年多增22.08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住户贷款470.40亿元,增长12.0%,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82.59亿元,增长23.6%。人民币消费贷款184.56亿元,增长21.9%,个人住房贷款120.32亿元,增长27.5%,房地产开发贷款43.86亿元,增长2.2%,中小企业贷款390.11亿元,增长25.9%。

证券市场表现低迷年内在邵证券营业部新开户数37985 个,比上年下降29.9%,股民保证金10.10亿元,下降39.7%,年内交易量1944.38亿元,下降49.4%,股票买入量978.30亿元,下降45.8%,卖出量1028.32亿元,下降49.6%。

保险业务发展良好。年末全市共有28家保险公司,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财险11家,寿险17家。全市保费收入合计58.44亿元,增长16.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20亿元,增长16.3%,人身险保费收入41.24亿元,增长16.9%。保险密度798.18元/人,比上年上升178.8元/人,保险深度3.85%,比上年上升0.1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各项保险赔付金额达24.60亿元,增长30.4%,其中财产险赔付8.86亿元,增长12.6%,人身险赔付额15.73亿元,增长43.2%。

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全市2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87万人,增长3.9%,在校生2.92万人,毕业生0.5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86万人,增长4.3%,在校生7.3万人,毕业生2.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56万人,增长8.2%,在校生12.64万人,毕业生3.92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21.13万人,增长7.2%,在校生91.88万人,毕业生19.3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6万人,在校生0.3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3万人,下降2.8%。各类民办学校88所,在校学生10.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9个,市级艺术表演团体4个。有线电视用户92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54%。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增加值70.85亿元,占GDP的4.66%。全年共完成“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演出400场,“宝庆大戏台”周末剧场演出96场,放映城市广场公益电影2001场,农村公益电影6.94万场,完成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开办各类展览13次,读书活动6次,公益讲座58次。

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200余次,参与活动的人数达250万人次,建成体育健身工程415套。全年完成263套室外健身路径器材的配发工作,更换洞口、隆回两县太阳能篮球架213套,争取资金200万元向社区投入健身路径200套。组织队伍参加了湖南省青少年常规比赛,共获得18枚金牌、37枚银牌、42枚铜牌,特别是羽毛球金牌数、团体总分均列第二,田径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获3金2银4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5367220

邮箱:sysdzb@shaoyang.gov.cn

版权所有:邵阳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1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