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无障碍浏览 长者版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强国复兴有我 > 道德模范

2024年二季度“湖南好人榜”发布!邵阳3人上榜

发布时间:2024-06-29 17:34 信息来源:文明邵阳
分享到:
打印

唱响好人赞歌,凝聚奋进力量
6月28日
2024年二季度“湖南好人”榜单正式揭晓
40人(组)群众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邵阳3人榜上有名




王军正在打扫红军墓。


获评诚实守信类“湖南好人”的王军,是邵阳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渔子组居民。

王军1997年12月入伍,2000年退役回乡后,一直在广东沿海打拼。2013年,王军父亲王水洪打电话给王军,希望他能够回来承担守护红军烈士墓的责任。接到父亲电话后,从小对家训耳濡目染的王军毫不犹疑地答应父亲。他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卖掉了房子,辞去了工作,在墓旁租下了一栋房子,一边在周边接些帮人做铝合金门窗的活计,一边照顾患病的父亲并坚持守墓。
1935年12月,红军红六军团长征途经李家渡(现洞口县花园镇西中社区)时,20多位红军战士在此牺牲。当时,王军的爷爷王康元年仅12岁,放牛回家路过麦子塘时,眼看炸弹就要落在身边,一名红军战士扑上去将他压在身下,王康元躲过一劫,但那位红军战士却英勇牺牲了。为了报答红军的救命之恩,王家传下了世代守墓的家训。时光荏苒,四代守墓人义务为红军烈士守墓已89载。



易柏英


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的易柏英,是隆回县周旺镇谷脚村村民。

1980年,随着母亲改嫁,3岁的易柏英与继父前岳母文春妹结缘,文春妹成了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婆”。1995年易柏英嫁到了文春妹所在的村里,自此一有时间便会去照顾文春妹。2001年,文春妹的老伴去世了。易柏英心想一定要建一栋新房子,把文春妹接到自己家里来养老。

2003年正月,易柏英如愿把文春妹接到了家里。每天一大早,易柏英做好早饭,帮助文春妹起床洗漱,然后一起吃早餐。然后安排文春妹坐在靠门口的藤椅上,自己去田地里忙上两小时,田里回来便会帮文春妹按摩腿脚。之后她便要准备午饭,还要洗衣服、喂猪、拖地。为了文春妹能够健康长寿,易柏英每年都要带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在易柏英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文春妹慢慢变得开朗快乐起来。一些老年慢性病也渐渐减轻,有些甚至痊愈了。



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的李捡妹,是新宁县一渡水镇拱桥村新田岭组村民。

李捡妹出生不满10天便被亲生父母遗弃,后被养父李焕模收养。虽然她是一名弃婴,但她没有悲观厌世,不怨天尤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有一颗积极乐观、懂得感恩的心,从小就十分孝顺养父一家人。收养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大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养父因为一场婚姻变故而心灰意冷,无心再娶;三叔情况与大伯差不多。


李捡妹长大后外出打工,承担了收养家庭里爷爷奶奶、大伯父、叔叔一家6口的经济来源,后来,爷爷和三叔相继病逝,她还操办了爷爷、三叔的丧事,承担了丧事的全部费用。



来源丨邵阳文明网综合湖南文明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5367220

邮箱:sysdzb@shaoyang.gov.cn

版权所有:邵阳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1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