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适老化和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市政府 > 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0-01-18 10:56 信息来源:邵阳市人民政府
分享到:
打印

                         

                                ——2010年1月19日在邵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总体回顾


  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邵阳市委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5亿元,增长41.3%。共有1257个项目获得中央新增投资支持,总投资27.8亿元,已完成投资21.2亿元。邵衡、娄新、邵安、洞新、包茂等5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邵永高速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5公里。国省干线改造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前14个月超额完成"十一五"任务。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开工,怀邵衡铁路完成预可研,沪昆高速铁路有望经过邵阳并设站。邵东、武冈机场列入全国机场建设布局规划。宝庆电厂120万千瓦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电网建设实现投资6.8亿元,完成240个村农网改造。100个重大前期计划项目已开工建设51个,其中42个取得重大进展。组织实施重点工程108个,总投资61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9.6亿元。三一湖汽年产2万台混凝土搅拌车及专用底盘项目正式开工。湘窖生态酿酒园6万吨曲酒6万吨包装及配套工程开始建设。宝兴科肥年产15万吨硝酸铵、立得皮革猪牛皮深加工异地扩改、合力化纤年产9万吨粘胶短纤维和中集集团10万方集装箱板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优势产业成长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7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6.8∶34.7∶38.5调整为25∶36∶39。工业经济逆势较快增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9.7亿元,增长24.3%,增速居全省第三。新增规模企业6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5家。全国500强企业有华能、中信、国电、大唐、中集、三一、中国建材等7家落户邵阳。工业技改项目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位。12个重点工业园区新进企业78家,其中规模企业48家。节能减排成效良好。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149.9亿元,增长6.2%。全面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工程,粮食播种面积806万亩、总产量318.7万吨,连续六年增产丰收,粮食储备规模扩大。猪、牛、羊和家禽以及水产品都有较快增长。完成烟叶生产22万担、税收3.2亿元,分别增长33%、48.5%。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200家,其中规模企业216家。竣工水利工程77136处,治理病险水库225座。造林28.3万亩,新建户用沼气池12106口,完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263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2.6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惠及16个乡镇95个村15万人。新农村办点示范和连片建设取得新成绩,"千企联村"工作势头良好。邵阳县冠名"中国茶油之都",武冈市纳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新宁、绥宁县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绥宁县誉为"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全国优质杂交水稻生产现场观摩会在隆回县召开,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现场会在邵阳县举行。商贸物流旅游日趋活跃。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不断健全,新建标准化农家店900家。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旅游、通讯、汽车、保险、健身、餐饮和休闲娱乐形成消费热点。〖SX(B-*6〗〖HT10.,17.〗山〖〗良〖SX)〗〖HT17.〗山申请世界自然遗产顺利通过专家评估。南山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虎形山被批准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5亿元,增长19.6%。实现旅游收入37.4亿元,增长15%。财政金融保持运行平稳。完成财政收入39.6亿元、增长14.7%,其中市本级9.4亿元、增长16.7%。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3亿元、贷款余额276.7亿元,分别增长20.3%、19.7%。实现保费收入24.5亿元,增长12.2%。
  居住环境日益改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规划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通过,市辖三区村庄布局规划修编完成,42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城乡一体化概念规划加紧编制,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90%。城市新区扩容步伐加快。市本级建成区面积达到52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提高到30.4%。宝庆科技工业园、佘湖新城、江北新城和站前新区路网建设加快,西湖桥、东塔路、魏源东路等"两桥11路"改建圆满完成,城市一环路全面贯通,新华南路、立新路、沙塘路开工建设,财神路、桃花路、庙屋路、北塔路、邵水东路、雪峰南路、大祥立交桥建设有效推进,邵水步行桥基本建成,双清公园、时代公园、邵水东路风光带建设和红旗河综合整治效果良好,邵阳大道、资江二桥、邵水西路等8条道路的供水供气管网新建改造竣工营运,管输天然气入邵工程进入勘测走线阶段,邵州西路片区征地和九江、匡家等社区安置房建设扎实推进。市区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完成,洋溪桥污水处理厂成功转让。加强和规范城市管理,开展清理非法广告、拆除违章建筑、改造集贸市场和整治交通秩序等"双百"专项行动,市容市貌持续好转,创卫成果得到巩固。县城和中心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得到提升。启动改制企业43家,完成24家,累计完成企业改制788户,调整劳动关系17.8万人,分别占企业户数和职工人数的78.5%和73.9%。企业上市工作取得进展,广信造纸、玉新药业、立得皮革、湘丰特纸、邵阳纺机、维克液压等6家企业进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成立。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改完成林权勘界面积970万亩,林权证发放410万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粮食流通、社保医保、水利管理和资源环境价格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组团参加"中博会"、"港洽周"、"珠洽会"和"湘商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首次网招会。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23亿美元。新增境外投资企业36家,完成境外投资总额5200万美元,分别增长71.4%和73.3%。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1元,分别增长9.1%、9.9%。就业和社会保障全面加强。新增城镇就业4.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达到100%。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5万人。为10.4万名离退休职工调整增发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100元。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到12.9万人、25.9万人,分别发放保障金1.8亿元、1.4亿元。扩改建乡镇敬老院18所、农村"五保之家"11所,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民房恢复重建5798户。邵阳县被列为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发放良种补贴4689万元、粮食直补5346万元、退耕还林补贴17770万元、农资综合直补31918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4102万元。整合各类扶贫资金5.86亿元,投入第三轮212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帮助3.5万贫困人口脱贫,我市扶贫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投入资金1.5亿元,解决31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全市老工商业者生活补贴基本发放到位。投入资金3.6亿元,建成经济适用房10.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1.5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100万元,受益人口2.8万户、6.2万人。湘西地区开发项目全面推进。53个规划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获贴息引导资金2.2亿元,全年实现利税6.2亿元、增长12%,安排就业岗位5万多个。省定和市定实事工程全面完成。32项指标中有20项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公共投入力度加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农村中小学危房得到改造,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94所。省级示范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成效明显,省级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校的作法在全国推广。民办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不断壮大。邵阳学院和市属大中专院校建设取得较好成绩。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评估已获国家通过。科技支撑作用增强。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607件,高新技术产值93亿元。神风动力等7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瓜类研究所列为全省对外科技合作基地,我市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邵东县纳入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文体事业日益繁荣。〖JP2〗新改建乡镇文化站41个,建成农家书屋465家。成功举办首届文化艺术节,隆回魅力花瑶、绥宁民俗文化分别参加首都博物馆"多彩中华"和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演出,祁剧《梦蝶》、花鼓戏《三家铺》等4个剧目获全省大奖。新闻出版工作得到加强,"扫黄打非"不断深入。市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100%,完成1145个自然村"村村通"工程。体育运动蓬勃开展,500多个乡镇建立了农村体育健身场地,十一届全运会我市获两金一银优异成绩,成功举办第二届市运会。医疗卫生不断加强。完成46个乡镇卫生院、70个村卫生室改扩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550.2万人,参合率90.5%。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流行疾病得到有效防控。三大国策较好落实。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土地市场规范,用地保障有力,连续九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关停并转高能耗企业51家和"十八小"与"新五小"企业138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平稳下降,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同时,物价、工商、质监、药监、移民、市志、统计、档案、贸促、人事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邮政通讯、气象水文和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和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社科联和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成绩显著,国家安全和人民防空事业不断加强,驻邵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抢险救灾、维护稳定和支持地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成果丰硕的一年。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较好地促进了政府工作开展,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208件和政协委员提案424件,满意率98%。认真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涉毒犯罪和禁赌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百日会战",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安全事故发生率、死亡人数、经济损失都大幅下降,没有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施政能力进一步增强的一年。我们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贯彻《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始终坚持依法照章办事,严格行政问责制度,尤其是在西湖大桥整修、魏源东路拉通、自来水过江、污水处理厂建设、拆迁超期安置、非法集资处置和市区殡仪馆改建、环境卫生管理等重大民生工程推进中,实行"一把手"行政问责的办法,促进了政风、行风和干部作风的改进,收到了群众满意、政令畅通的良好效果。我们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审计发现违规资金17.5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0.7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5026万元,严肃查处了471起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运行最困难、取得成效较好的一年。进入新世纪以来,去年经济运行最为困难,但取得的发展成效较好。一年来,我们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克服"6.9"山洪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经济发展步入后发赶超快车道。经济总量迈上了600亿元的新台阶。项目建设实施个数和投资总额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一批支撑邵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或竣工投产。特别令人欣慰的是,我市高速公路正式构成"十"字形骨架,铁路将由单线有望规划建成网络,邵阳由过去的交通末梢变成了区域性交通枢纽,各县市1小时上高速和以市区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全市各行各业、各族人民和衷共济、顽强拼搏的结果,凝聚着760万邵阳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邵阳改革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发展中的差距。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虽然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600.7亿元,增长12.9%,但是仍然比全省平均增速低0.7个百分点,仅占全省总量的4.6%。在经济发展结构方面--突出表现为"一高三低",即农业所占比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和经济外向度低。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虽然已经调整为25∶36∶39,但第一产业仍然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然比全省低8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比全省低13.5个百分点。同时,经济外向度仅为2.7%,比全省低3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效益方面--我市财政收入虽然达到了39.6亿元,但仅占全省总量的2.8%,只占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6%,比全省低5个百分点。并且,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比重相对偏高。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以罚代处、索拿卡要等行为屡禁不止;政令不畅、自行其是等现象并不鲜见;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较为普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相对薄弱;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等压力仍然很大。与此同时,在社会事业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对此,我们一定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克服上述不足,不断加快邵阳发展步伐,做到不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10年工作目标任务


  2010年是决胜"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也是促进经济全面回升的攻坚之年。当前,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全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关键阶段,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的新老矛盾和问题互相交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但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趋势十分明朗,我市收获投资效应、加速后发赶超的阶段性特征正在形成。只要我们把握好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变化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利用好推进经济全面回升整体向好的一切重大机遇,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抓项目、强作风,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努力实现如下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实际利用内资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节能减排达到省里规定的要求。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抓好如下工作。


  1、积极抢抓重大项目,不断改善基础设施
  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编制"十二五"规划和42个专项规划,实现重大项目开发、引进和建设有序接替,全年建设100个重点项目、推进100个前期项目、开发100个储备项目。
  抓好交通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方面。邵衡高速年底前建成通车;洞新、邵安高速和包茂高速绥宁段启动土建施工,娄新高速进入路面施工;抓紧永乐、洞张、武龙、邵坪4条高速公路规划申报等前期工作。国省干线方面。完成G207线新邵汤仁至大坪公路二期工程;加快G207线新宁高木凼至界牌、G207线新邵落马江至武桥、G320邵阳市过境线、S219线城步县城至贝子河、S317线邵阳县五峰铺至隆回县城、S319线城步茶山坳至绥宁水獭坳和新宁金石镇至将军坳、邵阳县塘渡口至新宁塔子寨、衡邵高速公路邵东县城连接线以及洞口江口至绥宁万福桥等10条公路的新改扩建设进度;启动G207线邵阳市区至塘渡口一级公路和S218线新宁白沙至塔子寨、S217线新邵石槽铺至大祥区罗市桥公路新建改建工程。农村公路方面。全面完成通乡通畅工程目标任务。铁路机场方面。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完成地表处理和路基作业,争取开工建设怀邵衡铁路和沪昆高速铁路,积极做好邵东、武冈机场前期工作。
  抓好能源水利建设。争取宝庆电厂年底竣工投产、南山风电开工建设,新建改建檀江、邵阳北、隆回等3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市区火车南站、邵阳县九公桥、洞口县高沙等8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武冈市法相岩至水庙110千伏输电工程,推进邵阳至衡阳、永州、娄底电网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农网城网改造。争取动工建设邵阳管输天然气工程。加快病险水库治理、城镇防洪除涝、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
  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投资5000万元,建好500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改善邮政基础设施,增建通讯基站,发展宽带用户,实施电话、通讯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扩大广播电视和通讯通信的农村覆盖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2、加速发展新型工业,不断提高产业水平
  工业是邵阳的强市产业、富民产业和战略产业。坚持扩充总量与优化提升并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做大优势产业。坚持优势优先原则,着力政策创新和资源整合,努力将机械、冶金、食品、纺织、医化、建材、造纸、能源等八大支柱产业打造成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成链的产业集群。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加快三一湖汽年产2万台混凝土搅拌车及专用底盘项目建设步伐,争取早日打造成年产值上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城步南山要抓住中信集团注资机会,加快独立上市进程,建成我国南方最大的乳制品企业;湘窖酒业要加快生态酿酒园二期俩改工程,建成集生产、观光为一体的国内知名酿酒企业;宝庆电厂要加快与龙江、短陂桥等八家市属煤矿为重点的"煤电一体化"步伐,早日建成湘西南能源基地。支持邵阳纺机、南方水泥、宝兴科肥、神风动力、立得皮革、湘中制药、维克液压、宝庆肉联、广信造纸、李文食品、新仁铝业、新龙矿业、玉新药业、合力化纤、东信棉业、宝庆联纸、湘丰特纸、华菱矿业、筱溪电站、云峰水泥等企业,迅速成长为年产值过10亿元的重点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年产值过亿元企业,形成以年产值百亿元企业为龙头、五十亿元企业为重点、十亿元企业为骨干、亿元企业为群体的新型工业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质量兴市。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加强园区建设。实施工业园区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园区管理职能,扩大园区管理权限,推动园区规范发展。认真抓好市区宝庆科技工业园、佘湖新城、站前新区和江北民营经济开发区建设,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宝庆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要突出抓好1个工业园区建设,真正建成政策优越、运行高效、客商满意、后劲充足的经济区域板块,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完善银企合作平台。各县市区要抓紧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早日形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投融资体系。
  抓好节能减排。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审查,坚决控制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订县市区节能减排专项考核办法,并利用差别电价、能耗限额标准等手段,引导全社会有效开展节能减排。


  3、大力加强三农工作,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播面积835万亩、总产315万吨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继续抓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大恢复水稻双季稻的力度,推广"订单种粮"100万亩、优质稻44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420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200万亩。围绕竹木、桔橙、生猪、奶牛、烟草、药材、油茶、优质稻、杂交水稻制种、延季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联合,鼓励龙头加工企业通过联营、合并、收购和租赁等方式整合组建企业集团,扶持浩天米业、华湘米业、宝庆联纸、精华黄花、瑞柏粮油、华鹏卤菜、恭兵食品、三可食品、中富油脂、毅鹏金银花等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项目区建设和龙头企业扶持,打造1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亿元以上。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完成7个大型沼气工程,新建户用沼气池1万户。推广应用农业新机具、新技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完善粮食风险机制,稳定地方储备粮规模。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建立覆盖全市所有山洪易发区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巩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果,抓好市级重点示范村第二年帮扶工作。每个县市区建设2至3个示范片,力争形成3至4个在全省有影响的示范片。继续深化千企联村扶村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改路、改水、改厕、改灶和改房,确保示范村村村有主导产业、组组通水泥路、户户喝自来水。
  抓好扶贫开发。坚持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务技能培训三大重点,有效衔接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完成212个第三轮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培训种养技术人员10万人次,帮助3000户贫困家庭免费劳务培训并转移青年劳力。继续坚持开展定点扶贫,全年实现3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低收入贫困人口年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严格落实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发放到农户。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餐饮、休闲观光等二三产业。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抓好农村劳务转移输出。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合理设置乡镇机构,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搞好外界勘测、数据输机、权证发放,力争8月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与此同时,研究规划省际边界地区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提速增效,增强市属三区发展能力。

       4、加快扩容提质步伐,不断拓展城市空间
  继续推进交通拓城、文化秀城和产业融城,加快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城镇化格局。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完成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县市城市建设规划修编,优化420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规划,确保城镇建设科学推进。加快中心城市新区扩容步伐,年内重点建设立新路、沙塘路、云水路、桃花路、南山路、邵水东路、邵水西路等16条城区道路,抓好以财神路、中山路、雪峰南路、大祥立交桥为重点的二环通道和以东互通、南互通、北塔路、学院路、建设南路延伸段为重点的出入通道建设,启动雪峰桥、桂花桥新建工程。争取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3平方公里。扎实推进中心城市提质,全面建成时代公园、绿岛游园,重点建设西苑公园,着手建设北塔公园、东塔公园,规划建设资江、邵水滨江风光带,加速六岭公园恢复性建设,建成临津门仿古一条街,逐步恢复"宝庆八景",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行政中心建设,启动市区五星级宾馆项目。通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加速构筑以市区为市域主中心、武冈为市域次中心、8个县城为县域中心、25个重点镇为县域片区中心、63个小城镇为乡域中心的五级城乡发展体系。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目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激发市民热爱城市、管理家园的热情,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建立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城管执法,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进学校"活动,推行"数字城管"模式。完善公用设施配套,建设一批公厕、农贸市场和社会停车场,增设一批果皮箱、垃圾围和交通标志标识。加大对违章建筑打击力度,继续搞好城区资江、邵水河段清污,建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突出抓好小街小巷灯化净化,规范设置主干道路两旁门店招牌和灯饰广告,亮化市区六桥、临街建筑和城市标志性工程。
  打造投资融资平台。以市城建投集团为城市新区投资、开发和建设主体,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实行土地统一开发、建设统一运作、收益统一监管的"三统一"模式,增强城市建设资金保障和效益。整体包装和市场运作城市公益类、资源性项目,拓宽融资渠道,提升经营水平,加快城市建设。


  5、努力搞活商贸物流,不断增强三产活力
  按照"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思路,加快物流规划建设,续建好湘西南物流中心、烟草物流中心、东风商业步行街、中南家禽市场、永通汽贸城和邵东皮具工贸园等16个商贸物流项目,开工新建宝庆物流园、供销物流配送中心和武冈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努力争取邵东物流中心、武冈商都物流园立项,加快培育一批交易规模大、经营层次高、辐射能力强的专业市场。积极引进沃尔玛、春天百货等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发展连锁店、连锁超市,方便群众消费。
  扩大消费需求。抓好消费补贴政策落实,巩固传统消费,培育热点消费,繁荣大众消费,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程,进一步扩大电视、冰箱、手机、汽车、洗衣机、摩托车等农村销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升温,力争建设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合理引导信贷、租赁、文化、健身等新型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提升旅游经济。继续做好崀山申遗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和动力,逐步建好串联崀山、南山、黄桑、云山、隆回虎形山等重点景区的旅游通道,捆绑开发西部旅游资源,不断完善以市区为中心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经济。大力研发生产黄花、玉竹、金银花、武冈卤菜、南山乳品、邵阳茶油、邵阳酒类、宝庆竹刻、花瑶挑花和滩头年画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建设全省生态旅游大市。
  促进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打造新兴外贸主体,引导打火机、机电、皮革制品、食品行业扩大出口规模。推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抓好邵阳(老挝)工业园开园工作。完善邵商网络,打造邵商品牌,继续开展"引邵商回故乡、带客商建家乡"活动。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灵活机动地开展小分队上门招商,全面推行网上招商。充分发挥民间潜力,促进全民创业。


    6、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不断促进和谐稳定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平等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力安置就业工作。实现城镇就业3.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在130万人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继续加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新增参保16万人。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加快廉租房建设,逐步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和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新增廉租住房36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2.6万户、3760万元,争取国家中长期低息贷款16亿元,改造市人民广场商业圈、双清路、双坡路和戴家路片区等棚户区100万平方米。再筹措资金1亿元,基本解决市区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加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中小学校舍改造,新建100所农村合格学校,努力争取建好祥凤学校,逐步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促进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邵阳学院、邵阳医专和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申办邵阳大学、邵阳高等师范学校和邵阳技师学院。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值过100亿元。抓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建设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疾病预防和应急救灾,确保计划免疫率农村达到90%、城镇达到95%以上。完善补偿方案,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认真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开展市文化馆、邵阳剧院等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继续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挖掘文化遗产,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网吧、娱乐场所和非法出版物监管,净化文化市场。建好1000家农家书屋,加快邵阳特色印刷科技工业园建设。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全民体质。
  加强人口资源环保工作。创新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基本国策,全面完成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坚守592万亩耕地红线。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矿业开发秩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严格项目环评审批程序,从严控制污染源头。抓好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市区红旗渠和新邵、绥宁、城步县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继续抓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完成造林面积35.9万亩,中心城区绿化率提高到39%。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整治地下六合彩、打击"两抢一盗"、禁毒扫黄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突出抓好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农村客运、消防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安全生产不超省控指标。继续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办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文联、社科联和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依据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提高公务员队伍促进科学发展能力。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的权力。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做好老龄工作。认真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不断加强档案、地方志、人事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水文、防震减灾、关心下一代和无线电管理工作。支持办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营造干事兴业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要以推进管理创新为重点,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深入贯彻执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认真实施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决策讲科学、发展讲规律、办事讲程序,规范各类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政务中心窗口服务功能。政府决策凡是涉及发展全局的,要征询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要推行公示和听证等制度。努力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知晓率,不断提升人民政府公信度和满意率。更加注重高效施政。努力营造"进了邵阳门,就是邵阳人;到了邵阳市,处处好办事"的投资创业环境。健全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强化行政效能监督检查。凡是政府工作都要有明确目标、衡量标准、完成时限和奖惩办法,都要努力争当国家和省里先进,在一个一个指标的追赶中,在一点一点新的进步中,扎扎实实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更加注重廉洁从政。加强审计监督和廉政监察,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财政财务、民生资金、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群众关注的重点行业和敏感领域,要实行专项治理;对腐败易发的权力部门和重要岗位,要加强监督检查;坚决做到有反映就调查、有问题就处理,以勤廉为民的良好形象带动社会风气早日好转,推动邵阳更快发展。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要以改善民生民利为目标,不断增强发展凝聚力。改善民生民利,是人民政府的最大追求和最终目标。各级政府及其全体工作人员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回应群众呼声,从人民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事情做起,让群众持续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非常艰巨。让我们在中共邵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舟共济,励精图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5367220

邮箱:sysdzb@shaoyang.gov.cn

版权所有:邵阳市人民政府 Copyright © 2011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1
主办单位:邵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