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答卷2021 > 优化营商环境

邵阳市2021年1-10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及问题建议清单

发布时间: 2021-12-09 11:18 信息来源: 邵阳市发改委
分享到:
打印

    邵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彻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省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决策部署,邵阳市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着力营造政务服务更加智慧高效、市场环境更加公开透明、要素保障更加坚实有力、法治环境更加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高地,为推动“三高四新”战略落实,促进邵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机制创新,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合力
    没有制度机制的创新,营商环境就没有合力。邵阳市创新四大工作机制,营造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1、组织领导全覆盖。市县两级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评议、政协监督、社会广泛参与的全覆盖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研究解决相关问题。8月24日,严华书记亲自主持召开邵阳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他们关于邵阳实现三高四新战略,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会后,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民营企业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逐项进行跟进、落实。市人大、市政协连续三年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开测评、专题调研和工作询问。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2、布局谋划精准细。今年,根据《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1+7+10”工作体系》的基础上,对表全国、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邵阳市研究了《邵阳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按照“123”工作思路,多措并举优化邵阳市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和竞争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1”即明确一个目标:紧紧围绕审批最简、服务最优、门槛最低、材料最少、效率最高、费用最省、监管最严的省内一流营商环境,确保邵阳市在2021年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争先进位;“2”即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双优”(优化政务环境、优化信用环境)工程;“3”即坚持党委领导各方参与的督办落实机制、企业首办容缺机制、公职人员服务履职差评机制等优化营商环境三项机制。围绕开办企业等政务环境领域的11项主要任务、获得信贷等信用环境领域的8项主要任务以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明确的政务服务提质提效攻坚行动等8项重点任务全力攻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推进邵阳市营商环境大转变、大改观、大提升。
    3、社会监督多层面。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突出抓好涉企优惠政策、监管执法信息、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公开,通过公开促进环境优化。加强优化环境监督员队伍建设,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媒体记者等多个层面聘请了一批监督员,定期召开意见征求会议,分组分项目分区县分园区组织开展走访调查、暗访暗查、测评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从“开办设立”到“注销退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优化“好差评”管理方式。邵阳市统筹“好差评”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均已启用“好差评”系统,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开展“好差评”,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实现评价范围全覆盖。
    2、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系统改革和高频调度机制,健全季度通报年度考核机制。积极推广政务服务事项“三化”(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成果。截至9月30日,市本级共填报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5136项,发布5118项。全面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截至9月30日,市本级权责清单从2020年发布的2804项动态调整到2723项。
    3、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落实省定296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的基础上,梳理和落地了4项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兑现和4项对来湘外国专家和华侨、归国留学人员申办有关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市县乡村四级共3850个政务大厅统一设置“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完成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梳理和平台配置。梳理并发布了省定第三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完成邵阳市第三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平台上线运行。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微信小程序推广应用工作。截至2021年9月30日,“一件事一次办”总办件量为8797055件,“一件事一次办”微信小程序小程序注册用户数432547户,累计用户总数排名全省第三,梳理发布287项邵阳市“跨域通办”事项,办件量为520967件。
    4、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按照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的要求,结合湖南省政务服务事项“三化”攻坚行动,动态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截至9月30日,市本级大厅动态入驻事项347项,大厅可办事项1459项。同时积极推广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绿色通道和信息共享、帮办代办、免费邮递等便利化措施,推行“六个办”、跨域通办、跨省通办、一对一专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5、优化政务服务平台。邵阳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于2019年4月建成上线运行,横向与市直单位开放了数据共享通道,纵向与省平台连通,形成了邵阳市统一的“数据交换网”。截至9月30日汇聚市税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政务数据上亿余条,建成了邵阳市法人库,法人主体数据79.4万余条,建成了邵阳市电子证照库,汇聚存量电子证照数据130万余张。
    6、优化水电气服务。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服务报装业务全部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水电气综合窗,推动水电气办理“一窗通办”。持续推广“网上国网”APP、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渠道办电方式。
    三、围绕市场环境,全面提升行政监管能力
    持续推进市化场改革,开展柔性监管、公正执法、信用奖惩、专项整治,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
    1、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30条”,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当场办结,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时限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等一系列措施,开创全省先河。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四个统一”,即“统一审批流程、统一数据平台、统一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精减审批事项(由原来的71项精简到47项)、减少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实现政府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70个工作日以内;工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60个工作日以内。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精简涉税资料报送近50%,率先在全省成功试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电子退库业务,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减5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①加强通关时间监控,稳步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1-9月,邵阳市海关进口报关提前申报率57.1%,出口报关提前申报100%;两步申报应用率71.4%,均优于长沙关区平均水平。②减少简化通关环节随附单据,进口申报环节免予提交合同、装箱单,出口申报环节免予提交合同等商业单证。1-9月,邵阳市海关进口整体通关平均时间9.86h,出口整体通关平均时间0.18h,均优于长沙关区平均水平。③实行“7x24小时”通关服务,推行预约通关,开设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等。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诚信邵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涉金融领域失信黑名单专项治理、失信案例核查、城市信用监测评价工作。对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文件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对政府招商引资违约失信问题进行集中清理、集中督办、集中整改和集中规范。建立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和信用信息数据库,今年,邵阳市完成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期项目建设,并印发《邵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网络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邵信办发[2021]5号);制订了《邵阳市公共社会信用信息目录(2021版)》,明确了公共社会信用信息纳入范围。出台《关于加强行政许可数据交换和落实“逢办必查”等若干工作的通知》、《邵阳市关于加强个人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邵信办发[2021]6号)等文件,健全联合惩戒部门常态化会商机制,落实联合惩戒措施,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
    3、开展专项整治。2021年,邵阳市严格按照省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小切口、硬措施、实效果”工作思路,巩固2020年专项整治成果,拓展整治范围至农业农村、环保领域工程项目,围绕整治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超概算、高标准农田建设、出借挂靠资质和转包违法分包、中介机构不“中”、规避招标以及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制度规定,提升监管水平,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推进专项整治往深处走实里走,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
    4、规范执法监管。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省率先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纳入市政府对市直部门绩效考核范畴,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为目标,整合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执法监督检查,大力推进跨业务科室、跨职能部门联合监管,目前除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以及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事项外,对一般市场主体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全覆盖。2020年以来,组织五大领域牵头部门研究制定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任务14项,目前已联合开展双随机行动8次。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监管事项清单认领和实施清单填表完成率达100%,监管行为覆盖率位居全省第2。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经验在全国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得到推介。各县市区纷纷重拳出击,如邵阳经开区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十个严禁”》,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行为。
    5、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针对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召开行业、商会、企业家座谈会,从稳定重点企业生产运行、推动企业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打造营商环境、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和推动政策落实五个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转变“不想接触”“不敢接触”情绪,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邵阳市探索举办“民营企业家沙龙”活动,引导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当好企业“保姆”、干好企业“保安”、做好企业“保健”为己任,面对面、心贴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推动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落实落细。
    四、围绕政策落地,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认真抓好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落实,梳理汇总近年省市出台的涉企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清单,实施滚动式管理;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强化涉企政策“刚性兑现”,防止政策“空转”,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1、抓好“五好”园区创建。邵阳市按照“贯彻好、部署好、调研好、督导好”的要求,紧扣“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全力推进“五好”园区创建各项工作。一是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对标“五好”园区创建要求,突出“定任务、抓导向、强激励、严管理”,研究制定邵阳市的《创建“五好”园区实施意见》和《产业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二是深入园区调研产业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动各级各部门围绕“五好”园区创建大兴调研之风,推动邵阳市上下聚焦园区、紧盯项目、深入一线,抓调研、出实招、解难题。三是强化检查督导。围绕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先后印发《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通报》、《全市“五好”园区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在邵阳市营造了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邵阳经开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经开区。邵阳县工业集中区转型为省级高新区,邵阳经开区、隆回高新区、新邵经开区获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奖励。
    2、优化产业建设环境。市纪委监委连续三年对重大项目实施挂牌监督,做到“以点带面”,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邵阳市今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83个,完成投资544.88亿元,为年计划的82.89%;其中193个市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69.38亿元,为年计划的84.05%。园区“135”工程升级版开工标准厂房63.39万㎡、竣工65.34万㎡、投产85.1万㎡,新增签约企业121家、入驻104家、投产102家,实现产值11.06亿元。“135”工程创新创业园区已成为邵阳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主阵地、湘商创新创业的聚集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为邵阳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3、降低企业要素成本。今年,邵阳市财政、税务、人社、医疗保障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落实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加大企业养老保险费率过度试点力度;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供地制度,科学合理制定工业地价,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积极推动“税银互动”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截至2021年9月新增减税降费8.56亿元,截至10月办理出口退(免)税 21.8亿元。截至2021年9月,邵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22.08亿元,比年初增加223.88亿元,余额和增量分别排全省第5和第4;各项贷款余额为2238.34亿元,比年初增加276.83亿元,同比增速15.9%,增量与增速均排名全省第4。邵阳市存贷比达到63.55%,较年初提升4.08个百分点。
    4、开展企业帮扶行动。市工信部门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真情结对、精准服务”专项行动。研究确定30家重点工业企业作为帮扶对象,由30个市直责任部门“一对一”结对帮扶。市金融部门在邵阳市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年“1241”专项行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银企对接活动,打造园区金融超市,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五、围绕司法保障,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
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保障企业合法经营,着力营造稳定和谐、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1、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邵阳市聚焦大抓基层基础,积极构建以“一村一辅警”和“城市快警”为代表的城乡警务新机制,通过警力前置,打通了农村警务“最后一公里”,织密了城市警务“1、3、5分钟”快速反应圈,筑牢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了邵阳市社会政治大局平安稳定。“一村一辅警”机制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写入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邵阳“城市快警”模式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工作,写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
    2、建立投诉举报平台。建立起“12345”投诉举报热线平台,承担邵阳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等咨询电话职能,受理各类投诉举报。采取“集中受理、归口办理、统一协调、部门联动、限时办理、全面反馈”的运行模式,集中受理群众有关投诉举报。市本级新增整合热线11条(合计整合16条),推进了“一号对外”“一站式服务”。建立12345疑难工单领导包案和督办会商制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督促协调解决了二批共79件群众反复投诉久拖未决的涉及民生的疑难工单。2021年1—9月,市本级热线共办理工单52398件,满意率达99.78%。
    3、打造一流法治环境公安: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黑恶势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度。检察:为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更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市检察院研究制定了《邵阳市检察机关办理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暂行规定》;依法严惩严重侵犯民营企业财产、损害企业利益的各类经济犯罪,维护企业安定有序的生产经营环境;深入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等。
法院:在维护企业权益方面,开辟涉企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做到优先介入、优先立案、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为涉诉企业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连续开展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提升年、巩固年和深化年活动,加强对案件质量和效率的管理,加强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约束,案件质量效率逐年提升,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法院先进行列。司法:一是强化涉企公益法律服务,邵阳市共组织开展企业法治体检77次,举办了“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研讨会”、“携手送法金百汇”、“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等集中体检活动,为亚洲富士电梯、九盛食品公司等80余家企业提供上门法律咨询,共解答涉及企业产权保护、合同签订、企业管理、物业服务、工伤处理等法律问题180余个。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涉法事务和合法权益保护机制。扎实推进“万所联万会”和“党建引领 助力千企”专项服务行动,精准对接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项目,推动邵阳市60家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150余家商会、53家重点企业开展工作对接,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作用。
    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制度支持层面,邵阳市从严格司法保护、加强行政保护、深化社会治理保护、健全机制保护四个方面出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16条具体措施;在健全体系层面,设立了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对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目前共调解知识产权纠纷43件,调解成功11件。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市中级法院联合制定《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共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合作机制。与市监察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了《邵阳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监察衔接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在监管执法层面,坚持“双随机”方式进行日常监管,开展商标使用及专利真实性监督抽查,开展商标印制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雷霆”行动、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查处各类案件172起,罚没金额148.06万元,形成了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强大震慑力,有效维护了广大企业、商标及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邵阳市有效商标注册量55428件,全省排名第二,其中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36件、中国驰名商标17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商标拥有量位居湘西南片区首位。发明专利授权1421件,全省排名第五。
    六、围绕工作落实,切实压实部门工作责任
    用铁规则强化硬约束,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推进,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强化测评监管。精心筛选了一批影响带动力强的企业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点、聘请了20名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强的企业家为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测评员,着力搭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维权平台,突出以监督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
    2、绩效评估机制。根据《邵阳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实行清单管理,纳入对县市区、市直单位的绩效评估,增强硬性约束,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3、畅通投诉举报。畅通投诉渠道,积极查处各类举报案件。采取直接查办一批、重点督办一批、转办交办一批的方式,及时曝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对一批投诉事件进行了交办和督办。
    4、出台政策措施。从审批、融资、纳税、用工保障、降成本等10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措施,要求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着力为邵阳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此同时,邵阳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在走会签程序,即将印发执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